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山西河津懸空村:采煤掏空村莊 逃不開,無路可去
2017-08-16 10:45: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逃不開的懸空村

  在杜家灣村,這個距離黃河只有幾公裡的山西村莊,農民劉滿全現在只想離開他的家。祖傳的幾孔老窯洞見證過劉家超過百年的家族史,為幾代人遮風擋雨,可今天,它們在主人眼中充滿威脅。

  腳底下都被煤礦『吃空了』,他形容。

  山西省河津市下化鄉杜家灣村大、小丁家灣自然村90多戶人家都不得不面對這個現實。

  地底深處掏出的黑色煤炭給過他們財富,也為當地本就脆弱的生態留下了大面積的沈陷區,造成房屋損壞,耕地塌陷,取水困難。

  按照補償計劃,村裡幾年前擇地另建了『新村』。但迄今為止,新村幾乎無人入住。人們發現,新村也潛藏威脅,有的房體出現了裂縫,有的院牆整體錯位。

  因此,劉滿全的選擇和大多數村民沒有什麼不同:守著祖傳的窯洞,讓生活與正在沈陷的村莊一起搖搖欲墜。

  他今年72歲,活在懸空村,逃不開,無路可去。

  縣城河津市與他的窯洞之間,隔了一段20多公裡的崎嶇山路和一條繁忙的國道,國道上日復一日是他熟悉的景象:拉煤的大車呼嘯而過,將村莊甩在身後。

  一

  『快10年了,村裡說要蓋「新農村」,結果新村遲遲蓋不起來。有人說新村的下面也是空的,後來新村蓋起來,房還沒交,又出了問題,(新村的房)都傾斜了。』劉滿全說。

  45歲的村民劉徐海確信,『新村』也建在采空區上。10多年前他做過礦工。他說,自己當年就是在如今『新村』的腳下挖煤。

  新村距老村直線距離只有幾百米,位於海拔更高的位置,從村口的岔路向山上走,過了高高的黃土梁,就到了新村。

  杜家灣村黨支部書記馬京華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2008年山西曙光煤焦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采煤,導致大、小丁家灣自然村23套住房受損。因煤礦開采還要繼續,考慮到下一步將對全村房屋造成影響,經過談判,2009年村委會與曙光煤礦達成協議,由礦方出資為村民搬遷,搬遷工作由村委會負責。

  按照協議,整體搬遷、新農村建設期限為兩年,從2008年11月1日起至2010年10月31日結束,原地不得留有搬遷戶。

  但據村委會主任楊明山回憶,新村建設工程正式開工,已是2013年3月29日。

  關於延期原因,馬京華表示,當時因資金問題、征集村民代表意見、多次開會研究等綜合原因,耽擱了幾年。

  新村竣工至今已近4年。這是一片齊整的新房,64幢獨門獨院的房屋分為四排,有一層、兩層等多種住房規格。

  但後兩排房屋上,就出現了大量的裂縫和牆皮剝落的痕跡。再往裡走,部分院牆整體錯位、歪斜。

  進新村的路面上,就分布著因地面塌陷而暴露的坑洞,看不出深淺。新村中間通道,幾米見方的水泥地塊高高隆起,露出烏黑的坑洞。

  有的房屋與院落的銜接處,臺階與地面分離,形成了幾厘米的落差。有的裂口寬達兩米,地表的野草、灌木隨之陷入。

  繞村一周,記者並未見到人影。只有兩戶門院進行了明顯裝修,少數庭院裝上了大門,很多房子無門無窗。

  楊明山說,兩年前,山西省開展過一次采煤沈陷區調查,杜家灣村的大部分自然村就處於沈陷區。新村出現的問題,確實與地處沈陷區、下雨多等因素有關。

  2016年年底,下化鄉新任鄉長毋喜民到此調研,當時他接到了村裡『已經整體搬遷完畢』的工作匯報。『我去了,看到只有一家在住,當時覺得建得這麼好,為啥村民不來住,我也很納悶,但是沒有深問。』

  2017年,毋喜民再次與同事去新村調研,『到了上面又沒見人』。

  只見房不見人的鄉長表示自己很詫異。但他說:『這是過去的方案,怎麼制定分配,我不清楚,具體方案已經執行,我不便詢問。』

  山西省政府公布的《山西省深化采煤沈陷區治理規劃(2014~2017年)》顯示,經初步調查,全省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區面積近5000平方公裡,約佔全省國土面積的3%,其中沈陷區面積約3000平方公裡(約佔采空區面積60%),受災人口約230萬人。

  按照2014年12月出臺的《河津市采煤沈陷區治理規劃》,杜家灣村采煤沈陷區治理項目,涉及11個自然村的807戶、2868人。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