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招聘市場,如同天氣一樣火熱。和忙於投簡歷、面試的畢業生不同,有這樣一群『待機族』,他們畢業之後,既不求學也不求職,而這種『慢就業』正在年輕人中成為一種趨勢。
在『慢就業』人群中,一種是主動『慢就業』,他們給自己幾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時間,選擇游學、做義工、旅行、實習。這樣的年輕人,大多對未來有一定的規劃,希望更廣泛地接觸社會,認知世界,嘗試更多的可能。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他們現在的『慢』是為了今後更好的發展做准備。另一種是被動『慢就業』,在黃金求職期沒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加上家庭條件允許,父母也不給孩子施加就業壓力,他們就選擇了慢慢找工作。
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找一份工作不難,難的是找一份好工作。被動『慢就業』的大學生也大多是因為對工作的要求比較高,纔『剩』了下來。這個時候,更應該做好未來的規劃,要麼盡快落實工作,在工作中提昇自我能力,要麼先繼續充電完善自己。其實,工作好不好,適不適合,要乾了纔知道,在一份收入沒那麼高、環境也不夠理想的工作中鍛煉自己,也許更能獲得成長。最怕的就是,長期『慢就業』養成了求職惰性,『待機』變啃老,那可就糟糕了。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