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份『部件清單』把吳中城鄉的每盞路燈、每個井蓋、每塊路牌甚至每棵樹都確認了一個具體的『身份證』。登錄吳中區社會綜合治理聯動中心指揮平臺,每個區域內每個類別部件的分布情況,在電子地圖上都一目了然。點擊任何一個紅點,這個『部件』的編號、位置、主管部門、所屬單位、養護單位等信息立刻呈現。

『以往「12345」會出現派單派不下去的情況,因為有些部門以「不歸我管」為由推諉扯皮,導致群眾需求得不到解決。』吳中區長唐曉東說,兩份『清單』規范了具體事項的責任主體、法律依據、辦結時限、派單流程等內容,使社會治理做到有章可循,責權清晰,不留死角。同時區裡加大考核力度,用『數字說話』,把考核結果和『面子、位子、票子』掛鉤,倒逼區鎮和部門優化工作流程,提昇服務效能。

建設『大聯動』開放式平臺
『黨建統領』實現『開放共治』
8月4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專程前往吳中區大聯動中心調研,『點贊』吳中大聯動『架構設計科學、責任分解明確、部件統計全面、運行務實管用』。


吳中區領導層清醒認識到,經濟建設發展越快,越要加快提高社會治理的精細化、現代化水平,當前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與老百姓的新需求、新期盼仍有明顯差距,必須加快推進創新。

根據既定『時間表』,吳中區將重點圍繞智能化二期平臺、聯動分中心、『一張網』建設和『一號通』整合等重點事項繼續推進聯動機制各項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16個聯動分中心的建設,實現全區覆蓋。同時,圍繞打造開放式『大聯動』平臺,逐步完善充實『事件清單』,疊加不同服務功能模塊,打造全方位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蘇州市專家諮詢團負責人、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方世南認為,開展社會綜合治理聯動機制建設,不能僅依賴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能靠『運動式』治理,必須講法治、靠科技、強基層,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等各類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纔能真正形成『開放共治』的良好局面。


吳中區的思考是,堅持『黨建統領』,『大聯動』纔有根本保障。金潔說,結合『六個一』大走訪,下一步將重點建設網格黨支部,增強網格力量,發動廣大黨員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到社會治理大聯動中來,切實解決『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難題,讓群眾在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中體會到責任感,感受到獲得感。
交匯點記者 高坡潘 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