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微信成癮者『社交齋戒』:剛開始像戒煙 很難受
2017-08-02 09:52:22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李秋澄

  他們試圖把微信『齋戒』了,每天使用它的時間不超過30分鍾。上個月,一場為期6個月的『社交齋戒』實驗落下帷幕,這次實驗吸引了來自IT界、金融、大學等領域的85位體驗者。李秋澄是其中一員,15天的『齋戒』,他只有1天超時,這是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李秋澄因好奇參與到這項實驗,從微信重度依賴者突然轉變為社交『齋戒』者,李秋澄很不適應,他心裡總是癢癢的,忍不住要點開微信,『這感覺就有點類似兜裡有煙卻抽不了,還要你滿天橋底下找煙屁股抽,很難受、很痛苦。』

  李秋澄認為社交『齋戒』是一項『認識自我、了解人性』的趣味性活動。同時這也引發了他的思考:到底是零碎的時間促成了網絡社交的繁榮,還是因為社交網絡的出現造成了我們零碎時間變多?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華實習生張群、宋昕航

  實驗前發朋友圈宣誓

  李秋澄此前每天刷微信長達兩三個小時,『一有空閑就習慣性地點開它,而且常常是秒回別人信息』。

  去年12月,李秋澄還是清華大學的大四學生,他在朋友圈看到社交『齋戒』實驗招募志願者的文章,於是『第一時間就報了名』。談及參加實驗的原因,李秋澄表示,除了好奇自己不使用微信後的狀態,還有就是想要了解更多社交產品設計的內涵。

  廣州日報:你社交『齋戒』從什麼時候開始?

  李秋澄:去年12月14日,一直到12月28日。

  廣州日報:在『齋戒』前你有做任何准備嗎?

  李秋澄:在『齋戒』開始前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13日,我發了微博和朋友圈,告訴朋友近期我回復微信、微博可能比較慢,請他們不要介意。其實,這也是一種儀式。參加試驗前,我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幾天,發微博、朋友圈也是督促自己。牛都吹出去了,我不得不堅持完成實驗。

  廣州日報:你對社交產品設計感興趣,這與你的大學專業有關嗎?

  李秋澄:當然有。在大學,我學的是『人因工程』,通俗講就是工程心理學,與人機交互和產品用戶體驗密切相關。我今年剛畢業,現在做的是微博產品經理。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