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國家信訪局請律師"坐堂":"第三方"怎樣接訪?
2017-08-02 08:38: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縱深

  為信訪人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作為值班律師,劉軍每天要接待約8批群眾。

  在國家信訪局的信訪接待大廳,有6個窗口接待來自全國不同省份的信訪人。當窗口工作人員認為有必要由律師接待時,就會引導來訪人員到律師接待室。

  這一年下來,劉軍在信訪局律師接待室的值班時間共兩個半月,『接待多少人記不清了,大概五六百人次,有時一天就接待了20人。』

  劉軍說,他接待的群眾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反映的問題或與拆遷、計劃生育等有關,或屬於建設工程領域的問題,或涉及到一些新型網絡詐騙。至於接待到底有什麼用,劉軍認為律師可以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告訴他們法律是怎麼規定的,他們以前走了哪些彎路,以後要怎麼解決,訴訟程序又是什麼,群眾會按照這個程序走。』

  浩東律師事務所李冬曉也是值班律師之一。他曾遇到幾個來自遼寧的包工頭,因公司拖欠他們十幾個農民工的工資,到北京信訪。

  在了解事情經過後,李冬曉立刻抓住問題的關鍵——時效,『當時案子馬上就過了勞動仲裁時效,一旦過了時效,工資可真要不回來了。我告訴他們超過時效會造成什麼後果,他們聽了緊緊握住我的手說謝謝,說馬上回去提起勞動仲裁』。

  協助相關部門做息訪解紛工作

  去年12月底,東元律所律師李秀生值班時遇到一個從湖南到北京上訪的老太太。她的來訪原因是,覺得法官對自己的丈夫不禮貌。

  李秀生介紹,在一起拆遷案子中,拆遷公司以交水電費的名義讓老太太的丈夫簽了拆遷協議。在法庭上,法官曾問她丈夫,『你有沒有文化?你自己簽的字看不到?』老太太便有了『心結』,帶著十三四頁的上訪材料到了北京上訪。

  了解情況後,李秀生對老太太說,『我替那個法官給你鞠躬。這幾天天氣預報有大風雪,你在這裡萬一出事怎麼辦?我給你道歉。』次日,老太太上了火車後,給李秀生打來電話,『李律師我回去了。』

  『(律師接訪)還可以化解矛盾』,劉軍說,『比如有個刑事案件當事人要公安機關立案,但公安機關不立案,他來上訪,律師要向他解釋清楚為什麼公安機關不能立案。』

  《關於深入開展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意見》明確,律師對信訪事項於法有據的,要認真向信訪部門反饋;對依法應當通過其他途徑解決的,引導來訪人向有關機關提出;對符合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條件的,依法指明申請程序;對於法無據、於理不合的,對信訪人進行引導教育,協助相關部門做好息訪解紛、化解矛盾工作。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