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日電(周靖傑)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人工智能發展的中長期規劃,無人駕駛作為當下最火熱的人工智能話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社會關注,中國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領域將如何發展?近期,在中國工程院舉辦的『交通安全與交通事故主動預防』學術論壇上,記者就智慧交通和人工智能話題,采訪了多位出席論壇的專家。

中國工程院王隴德院士
智慧交通缺乏頂層設計
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生活,並改變著經濟社會的活動形態。《規劃》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帶來社會建設的新機遇。而智慧交通是指在交通領域中,充分運用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移動互聯網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系統的技術,可以說,人工智能將成為智慧交通重要的理論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說:『相較於美國現階段較為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統,中國的道路交通系統目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不同城市道路基礎設施所用的廠商、供應商都不一樣,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全國統一的頂層設計。』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美國工程院院士Michael Walton表示:『美國的道路交通系統已經趨近完善,這項系統工程是由政府和企業合作完成。項目開始階段是由政府進行支持贊助,然後進行引導,最終和企業合作完成。』
『鑒於中國的實際情況,如美國谷歌公司一家企業獨立完成全國統一交通安全的頂層設計並不現實,結合現實國情,智慧交通理念的完善需要采取政府和企業結合的模式,通過科研機構的技術人員和企業合作,制定統一的行業標准。』王隴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