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戰機醫生』陳衛林:20年成就航修大師 工匠精神代代傳承
2017-04-30 12:05:33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劉維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國際在線報道:如果將一架戰機比作一個人,那麼戰機內無數零部件就如同人類器官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任何一個部分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機能。人類生病可以向醫生尋求醫治,你有沒有想過,戰機『生病』時是誰令它們重新恢復機能的?

  25日,記者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安徽行團隊來到國營蕪湖機械廠,見到了航修人陳衛林。

  陳衛林是國營蕪湖機械廠的首席技師,主要從事關鍵、核心零部件生產加工,因為專業技能高超,在許多精度高、加工難度大、形狀復雜、任務緊急的零部件生產中,陳衛林被指定為唯一的加工者,可以說,他是一位為戰斗機『治病』的『醫生』。

  工作中的陳衛林。攝影:劉維靖

  一個磨損的零件交到陳衛林手上,首先要檢查的是這個零件是否能被修復,如果不能被修復,他需要按照這個磨損零件的樣子制造出一個嶄新的零件。測繪圖紙、設置加工流程、加工零件,說來容易的幾個步驟都需要極高的精准度。

  陳衛林說,這幾個步驟中最難的,要數設置加工流程,『加工工藝中每一步都要嚴格設定參數,不同的工藝安排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也會直接關系到後續加工產品的質量。機械加工不僅需要專業知識的儲備,還需要長期的摸索和經驗積累。』

  陳衛林手中的閥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閥杆與壓蓋的間隙大小只有十五分之一的頭發絲兒那麼細,這個間隙的大小直接影響到飛機性能的發揮,而流程中的參數中哪怕有那麼一點變化,甚至是同樣材料的不同批次,都可能會影響零件最後的質量。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