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共享單車的走紅,共享單車兒童座椅也在網上熱賣。近來,淘寶等電商平臺上出現了很多共享單車兒童座椅,這些兒童座椅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有載重30多斤的,也有最高承重100斤以上的;價格上,從幾十元至上百元都有。有商家對中坦言,使用時不放心的話,可用繩子加固(據4月19日《中新網》)。
任何一個新興行業誕生,都不是絕對的孤立,勢必都會給某些傳統相關產業帶來發展機遇甚至是『復活』,共享單車也不例外。日前有媒體報道,由於自行車逐漸被電動單車所取代,市場自行車銷量的大幅下滑,不但讓自行車生產企業步履維艱,一度隨處可見的自行車修理鋪,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自行車『修理匠』要麼退出江湖,要麼就是轉行修理電動車。而隨著共享單車的走紅,不僅自行車生產廠家需要『加班加點』,『修車匠』也成了共享單車企業招聘的『炙手可熱』職業。不僅如此,幾乎已經從市場『絕跡』的自行車兒童座椅,如今隨著共享單車的走紅,居然也迅速登上電商平臺,且顯然還是根據共享單車的特征進行的『量身打造』。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的『自行車王國』時代,由於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和當時出行交通工具的局限,給自行車按上兒童座椅,幾乎是有孩子家庭的一種普遍現象,而由此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也日益突出,隨著經濟發展和道路交通狀況的改善,尤其是不少地方政府對『單車帶人』紛紛出臺禁止性規定之後,這一現象纔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時下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和騎乘便利、成本低廉,導致單車兒童座椅『卷土重來』,倒也不值得奇怪。
筆者可以武斷的說,凡是購買安裝在共享單車上這種兒童座椅的家長,注定不是因為『不可或缺』,更多恐怕是出於一種『秀』的心態,下班之後或是周末短暫的假期,給共享單車裝上兒童座椅,一家三口分騎兩輛單車,無論是短途旅游還是走親訪友,不僅『簡約時尚』和鍛煉身體,對外更釋放出親情的其樂融融,尤其是對於很多年輕的『辣媽帥爸』,『秀』的成分遠遠大於行為的本身。然這也不可避免會帶來相應的安全風險。
很顯然,共享單車原本就是提供給單人使用,額外加裝這樣一套兒童座椅,不但打破了原有的設計平衡,座椅本身質量的參差不齊,安裝的隨意乃至兒童年齡、體重和家長的騎乘水平、應急素質等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注定會給騎行者特別是孩子帶來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因此,我們在討論和追問出現問題『誰負責』之前,首先就應當采取措施對這種完全可以預知的安全隱患進行排除,說白了就是如何取締共享單車兒童座椅的銷售與違規加裝。我們也注意到,這種混亂的單車兒童座椅,目前還僅在電商平臺上有售,網下的實體店還極少有賣。所以相關部門在取締網店銷售的同時,共享單車企業也應當積極配合交通執法部門,對現實中加裝兒童座椅的騎行上路進行相應處罰。無論出現『問題』誰負責,都不如消除『問題』的防患於未然。
進入共享單車時代,存在多重安全隱患的兒童座椅不能再成為其『標配』,共享單車更不能再讓兒童座椅添亂,奉勸有安裝使用兒童座椅衝動的家長,在共享單車上加裝兒童座椅,騎著單車讓孩子坐在懷中,的確既讓孩子感受父母之愛,又釋放出令人羡慕的親情溫度。但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永遠都高於一切,保障孩子出行的絕對安全纔是父母的首要職責,共享單車本身就禁止雙人騎乘更不允許私自加裝任何『附件』,真出現『問題』無論追究誰的責任,最終對孩子都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讓孩子平安健康成長纔是負責任家長的唯一『必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