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思想體系上概括和提煉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可以說,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已經形成了科學體系。而從思想體系上研究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就必須回答這個問題:它們在這個思想體系中處於什麼位置。我們認為,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體系的主要內容,是對這個博大精深的治國理政科學體系的有力佐證。
新理念主要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在新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居於首要和引領地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體現;開放發展是繁榮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發展是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思想內容豐富,主要包括國內和國外兩部分。就國內而言,經濟新常態重大判斷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些變化,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新常態是世界經濟發展長周期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相互作用的結果,說到底,新常態是一種客觀狀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我國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必然出現的一種狀態。我們只有認識它、適應它,纔能駕馭它。因此,新常態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是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
就國外而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國際形勢新變化,著眼中國發展新要求,積極推進外交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形成了黨中央國際戰略思想。這個思想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創新,它包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合作共贏的核心原則,普遍建立伙伴關系的謀劃和遵循對外關系的正確義利觀等。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對黨中央國際戰略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闡述。黨中央國際戰略思想是治黨治國治軍思想的延伸,是為國內大局服務的,因而它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並踐行這一國際戰略思想,展示了中國外交恢宏氣勢,極大地振奮了黨心民心軍心,在國際舞臺上弘揚了中國理念、宣傳了中國經驗、提出了中國倡議、貢獻了中國方案,是指引我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重大戰略思想。
新戰略就是指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這是協調推進我國全方位發展的新戰略。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國家的發展水平就會邁上一個大臺階,我們所有奮斗都要聚焦於這個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一個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不全面從嚴治黨,黨就做不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也就難以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
此外,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體系還包括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個自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要內容,這些和上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構成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體系的『四梁八柱』。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