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如何概括提煉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整體建構,關系到如何闡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成果,是擺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要從戰略高度上認識和把握治國理政的目標:實現中國夢
習近平同志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四年多了,今天我們回顧中國夢的提出和形成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思熟慮的頂層設計。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什麼是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述,從而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中國走向未來的鮮明指引,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精神旗幟。可以說,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都是圍繞實現中國夢這個目標展開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中國夢。他對中國夢的論述詳細、系統。他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中國夢的本質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同世界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夢想相通,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更為重要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把實現中國夢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聯系起來。因此,今天我們應當從戰略高度即從治國理政的目標上來認識和理解中國夢。
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都是偉大的戰略家。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在領導黨和人民艱辛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提出了『兩步走』戰略。1964年12月21日,周恩來總理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十五年的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20世紀,編者注),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就是毛澤東的『兩步走』戰略。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領導黨和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而奮斗,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並號召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新三步走』戰略而努力奮斗。『新三步走』是把『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又分為兩小步:一是實現2010年的目標任務;二是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仍然是『新三步走』戰略的遠景目標。
今天從發展戰略高度看實現中國夢目標,它是由相互銜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構成的:第一階段是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即2020年,我們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第二階段是再過30年,到了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即2050年,我們將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世界上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第三階段是在上述基礎上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努力、團結奮斗,我們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提出中國夢的目標並為之奮斗,是對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發展戰略思想的繼承、豐富和發展,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瞻遠矚和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