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協調解決全球治理難題
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其全球性影響早已超越了雙邊關系范疇。習近平在2013年的6月的習奧會上首次提出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3年來,中美關系發展繼續呈現積極勢頭,雙方通過一系列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習奧會達成廣泛共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成就二:鞏固G20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引領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
G20是中國首次以塑造者、創始國和核心參與方身份參與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2013年以來,中國積極與發達國家聯手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加強金融風險管控,推動全球治理架構和IMF和世界銀行的份額改革。積極支持能源、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基礎設施投資、反腐敗等非傳統議題相繼納入G20議程。中國的目的,如習近平主席所說:要讓G20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全球增長的『催化器』和全球經濟治理的『推進器』。
成就三:人民幣加入SDR,催化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它是後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第一個真正新增的籃子貨幣,也是第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SDR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加入SDR是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重要一步,它意味著世界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
成就四:成立金磚銀行和亞投行,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通過加強合作推動了全球治理結構改革。2013年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在G20峰會上首次亮相,對於增強金磚國家應對風險能力,推動國際金融新秩序構建有重大意義。2015年的烏法峰會為金磚國家長期經貿合作規劃了藍圖,推動金磚向『一體化大市場、多層次大流通、陸海空大聯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標前進。
2014年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成立,並於2015年7月正式開業。在習主席的大力推動下,由中國倡議設立、57國共同籌建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於2015年12月25日宣告成立,並於2016年1月16日正式開張。亞投行和金磚新開發銀行是現有全球多邊開發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力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