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在『穩』『保』『新』上下大力氣,二十項重點舉措—— 釋放潛力 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經濟新方位)
2022-07-18 08:50:55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丁怡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消費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系統全面促進消費的角度,提出了5方面20項重點舉措。出臺《意見》的背景是什麼?如何更好挖掘消費潛力?記者進行了采訪。

  既著眼長遠又聚焦當前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意見》一方面著眼長遠,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全鏈條、各環節,為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橕;另一方面聚焦當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努力穩定當前消費,切實保障消費供給,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消費是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9.4%。』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岩認為,消費『壓艙石』作用仍會顯現,《意見》緊扣當前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主要問題,順應人民美好生活新要求和消費昇級新趨勢進行系統部署,有助於推動消費加快恢復和潛力充分釋放。

  《意見》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短期支持和中長期促進相兼顧的要求,提出了5方面重點舉措,包括: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全面創新提質,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完善支橕體系,不斷增強消費發展綜合能力;持續深化改革,全力營造安全放心誠信消費環境;強化保障措施,進一步夯實消費高質量發展基礎。

  其中,《意見》提出要圍繞保市場主體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增加就業收入提高消費能力。『保住市場主體有助於穩定就業、增加收入,這是促進消費能力和意願提昇的關鍵,同時有助於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消費產品和服務。』郭麗岩說。

  穩住市場主體,全力保障供給,促進新型消費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達到今年上半年以來低點,此後的5月和6月,隨著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費政策顯效,國內消費穩步回昇。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降轉昇,同比增長3.1%。近期消費回穩勢頭進一步增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在『穩』『保』『新』上下大力氣,努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固『穩』,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落實好餐飲、零售、旅游、民航等特困行業紓困扶持措施,鼓勵地方加大幫扶力度,支持各地結合實際依法出臺措施,穩住更多消費服務市場主體。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還提出,支持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符合條件的項目可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更好以投資帶消費。

  『消費相關基礎設施既包括鄉鎮商貿綜合體、冷鏈物流設施等傳統消費基礎設施,也包括新型消費基礎設施,例如推動5G網絡、物聯網等覆蓋核心商圈,推進智能快件箱等終端建設共享等。』重慶大學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龍少波介紹,支持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能夠發揮投資乘數效應,拉動當地經濟增長、擴大就業並增加收入,也能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從而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

  ——抓『保』,全力保障消費供給。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和需要,支持各大中城市科學規劃建設一批集倉儲、分揀、加工、包裝等功能於一體的城郊大倉基地,確保應急狀況下及時就近調運生活物資,切實保障消費品流通不斷不亂。

  『流通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經濟循環的「大動脈」。』郭麗岩說,《意見》提出暢通重要生活物資的物流通道,有助於打通流通的堵點卡點,做好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

  ——強『新』,充分發揮適應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費優勢。促進新型消費,科學推廣無接觸交易服務,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擴大昇級信息消費,培育壯大智慧產品和服務等『智慧+』消費,既提昇居民消費便利度,又助力數字經濟大眾化發展。

  聚焦痛點難點堵點和體制機制障礙,綜合施策

  近年來,我國消費規模穩步擴大、結構持續優化、業態日益豐富,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鞏固。但與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消費發展水平仍有差距,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有待增強,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有待提昇。

  『例如服務型消費方面,服務標准和評價體系還不夠健全。《意見》提出有序破除一些重點服務消費領域的體制機制障礙和隱性壁壘,完善旅游度假、養老等領域服務標准,抓住了消費昇級的趨勢,有助於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匡賢明說。

  從中長期看,如何更好地挖掘消費潛力?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3方面工作:

  一是鞏固拓展重點領域消費。例如開發更多適合老年人和嬰幼兒消費的產品和服務,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等。

  二是完善消費發展支橕體系。例如推進消費平臺健康持續發展,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等。『緊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助於解決後顧之懮,讓群眾「敢消費」「願消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李清彬說。

  三是以改革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地區逐步增加汽車增量指標數量、放寬購車人員資格限制。同時,還將加快消費信用體系建設。

  『我國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依然孕育著大量消費昇級需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瞄准居民消費個性化多元化和結構昇級趨勢,聚焦消費領域痛點難點堵點和體制機制障礙,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