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營商網絡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8月28日至29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設有開幕式及主論壇、11場分論壇。其中,網絡執法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分論壇聚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依法治理涉企侵權信息』等主題,為高質量發展營造清朗生態、凝聚智慧力量。
持續提昇網絡執法質效
近年來,中央網信辦堅持把維護良好營商環境作為網絡治理的重要領域,持續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打擊網絡空間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懲處網上侵害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亂象,特別是網暴傷企、算法侵權、侵害企業數據安全等違法行為。
各級網信部門嚴格落實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高效辦理各類破壞營商環境類案件,從線索核查、辦理程序、法律法規適用、保障當事人權益等方面不斷規范網絡執法行為、提昇案件辦理質量,從『快、准、嚴、效』上下功夫,確保案件事實認定清楚、證據確鑿充分、適用法律准確、程序合規合法、處罰精准適當。進一步督促引導網絡空間各類主體合法合規經營,防止以罰代管、過罰失當,推動營商網絡環境更加公平公正。
浙江將行政指導、行政檢查、行政回訪等柔性執法措施融入網絡執法,探索打造服務型網絡執法監管模式。某初創小微企業未經安全評估上線新應用,對此,浙江網信部門在案件辦結後,實地指導企業健全相關制度、建立安全評估機制,有效避免一罰了之,助力企業行穩致遠,該舉措深受小微企業好評。這是『依法依規、有力有效、寬嚴相濟、精准執法』原則的體現,也讓網絡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江蘇省委網信辦則組建網絡執法工作專班,建立多層級網絡執法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整合網絡執法、網絡舉報以及有關涉網監管部門工作力量,加強對網上涉企侵權行為的打擊整治力度。同時,將網絡執法與網絡普法相結合,注重在執法中開展普法,以案說法、以案釋法,倡導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規范完善涉企網絡侵權舉報
當前,網絡日益成為企業發展、品牌建設的關鍵陣地,但涉企侵權信息亂象也時有發生。
圍繞企業遭遇網絡侵權難以及時有效進行舉報維權的問題,2023年8月,中央網信辦印發《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明確網站平臺應當重點受理處置混淆企業主體身份的仿冒性信息、不符合企業客觀實際的謠言性信息、侵害企業家個人隱私的泄密性信息等6類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
對此,廣東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官網開通『涉企侵權舉報專區』,專項受理相關舉報,依法處置了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和自媒體賬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重慶市委網信辦積極開展打擊網絡水軍、網絡謠言等專項行動,持續用好上市企業網絡侵權舉報受理快速通道,依法依規處置侵犯企業網絡合法權益的虛假信息,為企業正常經營發展保駕護航。
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
近年來,中央網信辦持續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網上突出問題亂象,依法查處各類網上違法違規行為,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2024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重點開展10項整治任務,在連續兩年推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和『自媒體』內容治理的基礎上,突出強調『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和『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
全國各地聞令而動。
四川省委網信辦啟動『淨生態·促發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假冒仿冒網站』『集納企業負面信息』『操縱關聯賬號』『片面解讀企業財務報表』等網絡亂象。全省共受理涉企網絡侵權類舉報線索5261條,處置信息3474條,處置賬號114個,關閉網站16個,切實維護367家企業合法權益。
上海市委網信辦自2024年4月起組織開展『清朗浦江·e企同行』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指導多家重點網站平臺攔截清理涉企侵權信息3萬餘條,處置賬號8751個,並通過『限時限流』『爭議標記』等創新舉措,推動解決涉企侵權信息處置痛點難點問題。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目前,全國各地相繼完善市場化的配套措施,探索形成規范化的長效機制,以營商網絡環境『組合拳』厚植企業生存發展的豐沃土壤。北京市委網信辦指導屬地網站平臺定期發布違規賬號處置公告,聯合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住建委等部門查處一批侵犯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企業家政策『落地感』、群眾行動『認同感』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