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光明論壇】讓縣區經濟更加生機勃勃
2024-08-27 09:54:1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光明論壇】

  作者:唐玨嵐(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上海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據《2024產業名區、產業名縣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顯示,截至2023年末,中國有58個『千億縣』,143個『千億區』,兩者貢獻了全國超28%的GDP,以及超31%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郡縣治,天下安』。縣(區)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基本單元,是連接區域協調、城鄉協調的重要紐帶。當前,『千億區』『千億縣』百舸爭流、生機勃勃,充分彰顯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那麼,它們究竟做對了什麼,以至有如此顯著的成績呢?

  因地制宜各揚所長,一方水土『養』出一方特色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昇級。特色經濟是縣(區)發展的競爭力所在,而產業是縣(區)經濟的骨架支橕。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位優勢、資源稟賦不盡相同,如何讓一方水土『養』出一方特色產業,這是決定地方經濟活力與實力的關鍵所在。『中國皮革之都』海寧、『中國眼鏡之都』丹陽、『世界超市』義烏、『中國鞋都』晉江、『中國化妝刷之鄉』鹿邑……因『特』而『優』,這是『千億區』『千億縣』的共同特點。立足當下、面向未來,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這是縣(區)經濟永葆青春的密碼。『大唐襪機響,天下一雙襪』,作為『國際襪都』浙江諸暨大唐鎮,從『襪子』到『襪業』再到『襪藝』,一字之差折射的是產業變革的『三級跳』。產業『在縣』+『在線』,乘『雲』而上、借『數』轉型,『數實融合』助力地方搶佔經濟發展新賽道。被譽為『天下第一』輕紡城的紹興柯橋,近年來積極推動設備智能化、工廠智能化,建設『印染大腦』『無人工廠』,使傳統產業因『數』煥新。

  『頭雁』引領『群雁齊飛』,在區域協調中增強發展新動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有利於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進入新時代,縣(區)開始打破行政區劃的束縛,從『單打獨斗』『各自為政』逐漸走向協同發力、美美與共。例如,蘇南昆山主動攜手蘇北沭陽,通過促進兩地人纔、資金等要素流動,實現區域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如今的沭陽已連續4年躋身『千億縣』。從數據上看,長三角地區佔全部『千億縣』的56.89%;『千億區』中,粵港澳大灣區佔據25席,以全國0.41%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超6%的GDP,經濟密度高達5.76億元/平方公裡。深度融入城市群、都市圈建設,實現區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纔鏈等一體發展,這是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千億區』『千億縣』集中度明顯高於其他地區的主要因素。可見,區域協同發展已成為推動『千億區』『千億縣』誕生的重要因素。

  營建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改良企業發展土壤。昆山是目前唯一一個GDP超5000億的縣域,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是其『一騎絕塵』的底氣所在。2023年末,昆山內外資企業數量近20萬戶,擁有大型工業企業102家、中型工業企業288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057家。同樣如此,作為『千億區』領頭羊,常住人口181.4萬的深圳南山區,商事主體高達58.6萬家,相當於每3名常住人口就有1個市場主體,創業密度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南山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5000家,轄區11個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大獎。不只是昆山與南山,『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這是『千億區』『千億縣』發展的普遍格局。當然,欲引金鳳凰,首先得栽好梧桐樹。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地方經濟核心競爭力的硬支橕。《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政策法規的施行,推動著我國營商環境制度體系不斷完善。與此同時,推行『首違不罰』『首違輕罰』,提出『最多跑一次』,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只說YES不說NO』的窗口無否決權機制……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昇,共同打造了吸引人纔的『梧桐樹』、招商引資的『金名片』。相信隨著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戰略的深入實施,未來必將有越來越多的『千億區』『千億縣』湧現,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