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編造涉汛謠言擾亂秩序 虛構社會事件混淆視聽——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2024年7月闢謠榜綜述
2024-08-04 18:49:00 來源: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對7月網絡謠言進行了梳理分析。網上數據監測和網民舉報顯示,當月網絡謠言主要集中在編造涉汛謠言、杜撰民生政策、虛構社會事件等方面。造謠傳謠者以虛構杜撰、舊聞翻炒、嫁接拼湊等套路誤導公眾認知,侵害群眾權益,擾亂社會秩序,造成不良影響。

  編造涉汛謠言,制造社會恐慌。7月,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因強降雨導致的洪水、內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一再昇級,給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重大損傷,相關謠言也甚囂塵上,乾擾應急救援工作。7月5日,湖南省華容縣洞庭湖一線發生決堤險情,在全民防汛關鍵時刻,個別網民為吸引流量博取關注,編造散布汛情謠言,混淆大眾視聽,引發公眾擔懮恐慌,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河南鄧州暴雨死了一千多人』『四川達州洪災致4人死亡1人失聯』等不實信息純屬惡意杜撰、無中生有;謠言『重慶洪崖洞被淹』『福建福州世歐廣場、倉山萬達被淹?』系故意翻炒舊文、引發公眾誤解;『湖南長沙暴雨致多輛摩托車被淹沒』『河南浚縣古城被淹』等網傳視頻則或用外地視頻移花接木,或利用AI技術嫁接拼湊,煽動群眾恐慌情緒,妄圖騙取流量紅利。

  杜撰民生政策,企圖行騙牟利。7月,冒充官方發布虛假政策信息、假冒權威機構名義開展非法活動的情況時有出現。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廣西南寧市住建局名義,發布所謂『南寧將發放住房公益補貼』的通知,實則是打著『發放補貼』的旗號設置騙局;有網民借『募集捐款20億元醫治2萬名西藏盲童』之名,成立『慈善團隊』籌集資金行騙。與此同時,隨著暑期旅游高峰到來,關於『搶購車票』『景區票價』等話題熱度攀昇,涉旅游出行等不實信息借機搭蹭熱點,滋生擴散,擾亂旅游市場秩序。如『火車票全網免費退』『專享火車票無懮退』等消息,實則是某購票平臺為吸引新會員的營銷炒作之舉;謠言『新疆那拉提景區門票300元』『新疆江布拉克景區門票453元』或有意混淆景區門票與區間車費,或罔顧事實故意抹黑,誤導廣大游客,損害當地旅游形象。

  虛構社會事件,擾亂公共秩序。個別網民和自媒體為吸粉引流、謀取私利,憑空捏造虛假信息,刻意制造焦慮,擾亂社會秩序,侵害群眾權益。謠言『上海跟寺廟借了100億元』『鄭州某醫院將以3.6億元被拍賣』惡意抹黑地方財政狀況,嚴重損害當地政府形象;謠言『湖北荊門養殖場散養戶90%的豬都死了』編造杜撰虛假信息,擾亂當地市場秩序,嚴重損害養殖企業發展信心;謠言『山東19萬文科生滑檔』『2025武漢中考不再單獨出卷』『廣州中考可花錢包上名校』等,利用招考季人們對考試錄取工作的關注,蒙騙廣大學生和家長,蓄意擾亂招考秩序,伺機謀取不法利益。此外,『招募教師照看乾部子女』『故宮內出現汽車共享充電樁』等謠言傳播中,個別網民有意炮制話題,挑動對立情緒,誤導網絡輿論。

  8月,仍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涉高溫、汛情、災情等領域謠言仍或頻發。此外,涉巴黎奧運會、學校招錄、新生開學、旅游出行等話題關注度高,相關謠言亦或隨之增多。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提醒廣大網民,8月雖將迎來立秋,但暑熱尚未完全褪盡,面對紛繁蕪雜的網上信息,務必提高警惕,保持冷靜,莫讓謠言再蹭『熱』度;同時積極參與監督舉報,合力鏟除網絡謠言生存土壤,共同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聚闢謠之力 揚文明之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