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光明論壇】充分釋放經濟體制改革的強勁動能
2024-07-11 09:4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光明論壇】

  作者:孫浩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在南海之濱,廣東以自貿試驗區為引領加速制度創新,以深化改革推動服務大變化,一項項制度改革激發創新活力。目前,廣東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6.9萬家,位居全國第一;5G手機、空調等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形成8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在長三角城市群腹地,江蘇對標國際一流標准,一體優化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連續5年位列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體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並以之指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用『踏石留印』的精神激發各類經濟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要從調整生產關系出發,找准突破方向和著力點,破立並舉、先立後破,增強改革的整體性、協同性;要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聚焦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把人民關心的事一件一件辦好。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暢通國內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頒布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化改革,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公平競爭問題的政策措施4000多件,有效制止了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行為。浙江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昇『一號改革工程』,持續推進省域公平競爭先行先試改革,承諾市場主體『最多跑一次』,公平競爭環境社會滿意率達95.2%;河北聚焦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做到『能放則放、重心下移、減少層級』,有效調動了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通過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市場內生活力得到充分釋放。

  市場是經濟運行之『根』,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大市場,築市場之『基』、通市場之『脈』,對於推動整個國民經濟大盤順暢運行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在全局上謀勢、於關鍵處落子。為此,要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依法治理市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持續降低新業態新領域的行業門檻,減環節、減稅費、減時限,讓更多『小商品』闖出『大市場』,『新品牌』開拓『新藍海』,以市場化改革的動能推進高質量發展。

  通過科技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轉型發展,為優化經濟結構培育新活力。位於江蘇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依靠自主創新,研發制造出2.4米長、1.6米寬、2米高的大型設備——四維X射線顯微鏡,其能在微米尺度下分析新材料結構、模擬復雜工況,做得了精密的『繡花功』。經濟結構的優化,不是生產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持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此,要突破思想觀念的藩籬,聚焦解決好『誰來創新、怎麼創新』等問題,更大程度發揮科技創新『倍增器』作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形成產業需求引領的創新體系,建立企業深度參與、產學研高效協同的基礎研究創新聯合體,增強各方面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形成要素創新性配置的改革動力,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創新驅動所釋放的強勁動能,必將推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度融入國際大循環,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2013年9月,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我國第一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隨之發布。10多年來,自貿區的負面清單從最初的190條『瘦身』到目前的27條,每一次的『減法』都見證了更多領域的開放,吸引了更多外資。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當今世界,一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搞『小院高牆』『脫鉤斷鏈』必然不得人心,單邊主義『逆全球化』行為必將反噬自身,而中國則始終堅持在開放中擴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實現機遇共享,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

  開放必不循舊,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是一場深刻的制度變遷,要跳出傳統思維定式、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在開放實踐中探索變革、揚長補短,既做好負面清單、稅費成本等方面的『減法』,也做好要素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加法』。為此,要主動對標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不斷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高標准建設自貿區,種好『試驗田』、推廣『試驗田』。通過開放型經濟體制領域的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高質量發展的開放空間,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加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