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人民觀點)
——把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取向②
本報評論部
全面深化改革植根於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之中,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發揚人民首創精神,激發基層的改革創新活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百花園』定能更加絢麗多彩
市民的好點子,如何結出政策的『金果子』?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老年綜合津貼實行『免申即享』的改革,就是其中代表。
2016年,上海在全國首創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累計惠及500多萬人,但一些老年人申領津貼多有不便。市民劉千榮建議:簡化辦理流程,增加申領渠道,實現線上辦理。上海相關部門研究吸納,昇級改造信息系統,推出『免申即享』,並優化了追溯補領政策。把群眾智慧轉化為改革舉措,有力印證了:『真心拜人民為師,誠心向人民學習,虛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實踐力量和理論智慧。』
一切改革的推進,都離不開人民的力量。無論促發展還是抓改革,我們黨做事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回顧總結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把牢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確的道路從哪裡來?從群眾中來。』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一場人民廣泛參與的深刻變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堅持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協調,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會形成改革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湧流的生動局面。全面深化改革植根於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之中,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留言超過854.2萬條、2.9億字。無論是科技界、產業界,還是鄉村教師、種糧大戶、快遞小哥、餐館店主、法律工作者等,都能通過各類渠道、各種方式提出真知灼見,推動政策落實、改革落地。從『加強對重大改革問題的調研,盡可能多聽一聽基層和一線的聲音』,到『尊重基層首創精神,發現基層創新典型,及時宣傳總結推廣』,只要堅持人民立場,充分尊重人民意願,人民就會積極支持改革、踴躍投身改革。
基層是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發揚人民首創精神,激發基層的改革創新活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百花園』定能更加絢麗多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善於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改革措施帶領人民前進,善於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僅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繼續圍繞群眾關心的就業增收、入學就醫、托幼養老等急難愁盼問題,找到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而且要持續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暢通參與渠道、健全參與機制,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更好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黨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拼搏在一起、奮斗在一起,就能不斷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億萬人民全身心地投入改革實踐,為改革謀劃獻計獻策,為改革推進凝心聚力,我們一定能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