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區域協同探索?『萍水相爭』何以變成『萍水相親』?
2024-07-04 12:43:05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南昌7月3日電(記者黃浩然、帥纔) 仲夏時節,山雨初霽,山坡上24棟『白房子』在草木蔥蘢間格外醒目。

  這座名為『零799』的藝術區位於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湘東鎮江口村,聚集著30多名藝術家,他們的工作室因通體雪白而被稱為『白房子』。

  山下,萍水河猶如一條綠飄帶,自贛入湘蜿蜒流淌,兩岸群山疊翠,農家屋捨錯落有致。依山而建的江口村,還先後吸引了『三石竹藝中心』『百合種植基地』等項目落地,成了顏值與氣質並存的『網紅村』。

  可就在幾年前,這裡並不像現在這般美麗。萍水河(下游稱淥水)是江西萍鄉和湖南醴陵的母親河,2019年以前,河流上下游遍布鋼鐵、化工、建材等工廠,水體一度受到嚴重污染,嚴重影響了沿河群眾的生產生活。對下游的醴陵來說,飲用水安全甚至一度難以保障,兩地群眾也曾因河流跨省污染問題產生糾紛。

  轉機出現在2019年7月,贛湘兩省簽訂了《淥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明確上下游的職責和義務,雙方約定以交界處斷面水質為依據,如果當月水質類別達到或優於國家考核目標Ⅲ類,由湖南補償江西,反之,則由江西補償湖南,協議有效期為三年。

  協議簽訂後,一場圍繞萍水河生態治理的攻堅戰隨之全面鋪開,淘汰整治高耗能企業、關停兩岸養殖場、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在萍鄉和醴陵兩地聯手努力下,萍水河碧波清澈,沿岸的污染企業被綠色產業取代,兩地乾部聯合巡河。

  『過去,我們與大屏山村各自負責自己轄區內的水環境治理。如今,通過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兩村聯合開展排查。』大義村村級河長黃紹友說,得益於此,河道周圍從布滿生活垃圾變得乾淨整潔。協議簽訂至今,交界處斷面水質已經連續58個月達到Ⅲ類甚至Ⅱ類標准。

  2022年7月,『三年之約』到期後,鑒於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實現了多方共贏,贛湘兩省再次簽訂補償協議,續約至2025年12月底。

  聯手治水提昇了生態環境,也讓流域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生態飯』『文旅飯』。過去常年外出務工的江口村村民易磊回村後,與江口村一公司合作,向有關單位申報批准,購買了十餘只游船在萍水河裡游覽,每天前來乘船的游客絡繹不絕。

  2024年1月1日,贛湘兩省的合作更進一步,首次協同立法通過的《萍水河-淥水流域協同保護條例》開始實施,標志著兩省開啟跨省生態保護的新探索。

  湘東區委書記何超表示,從『萍水相爭』到『萍水相親』是湘贛邊深化合作的一個生動縮影,只要完善區域合作機制,交界地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尋找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就能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共贏。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