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一季度三大指標同步增長 我國造船業發展勢頭強勁
2024-05-24 08:56: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杜燕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今年以來,我國造船業發展勢頭強勁。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全國造船完工量123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7%;新接訂單量241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9%;截至3月底,手持訂單量1540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5%。

  數據顯示,1至3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佔全球總量的53.8%、69.6%和56.7%;我國分別有6家、5家、6家企業進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的前10強。

  造船業素有『綜合工業之冠』之稱,彰顯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工業實力。今年以來,從國產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投入運營,到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昇,我國正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

  以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為例,今年以來,中國船舶集團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約18艘全球最大27.1萬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建造項目,創下了全球最大單筆造船訂單紀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全球首艘第五代『長恆系列』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綠能瀛』號交付,能夠滿足700萬個家庭一個月的用氣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到造船行業從『高訂單』向『高價值』邁進,當前,我國造船業正在向綠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此前發布的《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指出,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是全球海事工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國船舶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

  作為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江蘇省成立了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加大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聯接,與重點船舶企業共同攻關解決一系列發展難題。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2023年船舶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明確,要推動總裝建造模式變革,加快船舶工業產品體系、制造體系、供應鏈體系綠色轉型。加快船舶企業『智改數轉』,加強精益管理,優化生產工藝,提昇標准化水平,提高總裝建造效率,進一步縮短船舶建造周期。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造船業自主研發持續發力,關鍵技術不斷突破。智能制造有序推進,建造效率穩步提昇。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快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提昇自主設計、自主配套能力,推動造船業不斷優化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