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西北農民習慣稱為洋芋,是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在保障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王艦是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副院長也是國內知名馬鈴薯專家,為了培育馬鈴薯新品種、實現馬鈴薯產業化發展,他已在田間地頭奔波了39年。
今年,王艦委員的提案仍然離不開馬鈴薯,他建議建立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對確保馬鈴薯種質資源安全,保障馬鈴薯產業穩定發展有重要意義。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查一村,距離西寧100多公裡,來這個村多少次,王艦委員自己都記不清了。他和團隊培育的馬鈴薯品種『青薯9號』,從2017年小規模種植到現在的整鄉推進種植,以平均畝產3000公斤以上的高產量,讓老百姓信心滿滿。
全國政協委員王艦:去年你們種『青薯9號』收入怎麼樣。
村民:去年收入好,價錢好。
王艦:我知道去年前期是乾旱,後期是水多,我發現後來病害也上來點,去年產量多少?
村民:去年平均下來是畝產6000斤。

王艦委員已經連續四屆參加全國兩會,他在2021年提出『關於支持在青海建設國家級種薯生產基地』的提案,很快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回復。兩會前夕,王艦委員調研『青薯9號』種植情況的同時,為建立種薯生產基地選擇地塊。

全國政協委員王艦:我們來就是為了在查甫鄉建500畝種薯基地來選地。你看這個土非常疏松,栗鈣土結構很好,你看這個土壤摸起來,做種薯的條件海拔高,自然隔離條件好,土質疏松。

王艦委員研究馬鈴薯已經39年。1985年,他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發現,農民們常常辛苦勞作一整年,卻因為缺乏科學種植技術,馬鈴薯產量很低。

全國政協委員王艦:我們最關注的是老百姓需要什麼樣的品種,來提高產量,增加收入。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自然生長條件下它會受到各種病害的侵染,而引起產量逐漸下降。

馬鈴薯想要提高產量,就必須『脫毒』,就是去除馬鈴薯本身所帶的病毒,這是恢復馬鈴薯豐產性最重要的環節。多年來,王艦委員和團隊跑遍了青海的馬鈴薯種植地區,建立了國內領先的,以脫毒馬鈴薯微型薯高山大田直播技術為核心的四級種薯生產體系,控制了種薯質量、降低了種薯生產成本,目前,青海全省脫毒馬鈴薯覆蓋率達到了90%,促進了馬鈴薯的增產增收。其中,他和團隊育成的廣適高產馬鈴薯新品種『青薯9號』,自育成以來,在我國14個省(區)累計推廣種植8000萬畝,每畝增加收益300~400元,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育種的基礎,作為外來物種,馬鈴薯在我國種質資源非常有限。今年,王艦委員的提案仍然離不開馬鈴薯,他建議在青海建立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目前,他已經進行了多方准備,引進國內外馬鈴薯種質資源1000多份,建立了西部地區特色的馬鈴薯種質資源基因庫。在兩會會議期間,王艦委員帶著收集的相關信息,和農業界委員們共同討論完善提案內容。

全國政協委員王艦:青海省海拔高,自然隔離條件好,病蟲害少,且建有完善的馬鈴薯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和評價體系,是我們國家建設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的優勢地區。我們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有限,現收集和保存大概有5000餘份種質資源,建立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