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做正確義利觀的自覺踐行者
2024-03-04 13:46:4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者:黃顯中(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湖南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兼顧,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遵循。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繼續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義利觀,做正確義利觀的積極踐行者和有力促進者。

  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的重要意義

  事無大小,皆有義利。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進一步凸顯利益問題,也更彰顯正確義利觀的重要性。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是每個中國人不容推卸的倫理義務,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其一,為推進強國復興偉業凝聚倫理力量。新時代新征程,要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根本在於凝聚認同的倫理力量。一盤散沙是近代中國軟弱失敗的根源,團結奮斗是我們黨取得百年奮斗重大成就的根本。強國復興所需要的『強』,既指強的硬實力,又指強的軟實力。要使巨大人口規模凝聚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磅礡力量,既依賴於中華民族全體成員的倫理自覺,又取決於中華民族全體成員的利益實現。

  其二,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奠定價值基礎。新時代新征程,要更好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核心在於堅定正確的價值方向。人類文明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人』與『物』的價值衝突問題。資本主義現代化以追逐資本為價值取向,成為喪失靈魂、湮滅人性的根源,更是全球問題、國際衝突的禍首。『義,人之正路也。』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構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價值基礎。只有人人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奉行『義利並舉、以義為先』的原則,纔能不斷創造適合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美好生活。

  其三,為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構建公平秩序。新時代新征程,要紮實推進共同富裕,關鍵在於構建公平的經濟社會秩序。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不是『劫富濟貧』。共同富裕是『眾人所同欲』的奮斗目標,依靠制度創新營造持久公平的倫理秩序。遵循面向共同富裕的正確義利觀,每個人依靠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就是每個人有保障的生產性公平;做大『蛋糕』的同時公平分配好『蛋糕』,合理分配就是對共同富裕進行調控的倫理性公平;先富在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帶動後富,通過慈善方式幫扶老弱病殘就是起補充作用的美德性公平。

  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的內容向度

  行其當行,義利自明。新征程上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就是在投身中國式現代化事業中,正確認識、把握、處理『義與利』的關系,解決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

  首先,在公與私關系上,公私分明是基本操守,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必須正確處理『公』與『私』的關系。『公則天下平』,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立『公』之『大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事業觀,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

  其次,在群與己關系上,善群而又成己。中國式現代化是群體性合作事業,必須正確處理『群』與『己』的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在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也在不斷追求和實現個人的美好生活。中國式現代化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人盡其纔是關鍵支橕,纔盡其用、分工合作,就是群己統一、義利一體,就是美人之美、各美其美。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只有每個人都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纔能匯聚民智立長遠創一流,確保『與人同利』各得其所。因而現代群己關系既要築牢共同利益基礎,更要夯實創新創造的共同事業根基。

  最後,在心與身關系上,正心而又立身。中國式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必須正確處理『身』與『心』的關系。『義』者,『為之,人也』。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成為獨立自主、相互平等的個人,方能合力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現代人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就要超越對『物』的依賴,在身心關系上實現義利合一,否則『身』為物役,『心』也將被物化。因此,現代人需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抵制『物』對『心』的侵蝕。

  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的長效路徑

  學無淺深,辨行義利。新征程上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基礎在『知』,根本在『信』,重點在『規』,關鍵在『行』。必須不斷探索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的長效路徑。

  第一,行以信立的思想發動。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需要自內而外的思想發動。理論上清醒,行動上就清楚。『順理而行』『信以行義』。正確義利觀廣大而精微,必須深刻領會纔能做到學思用貫通,深刻把握纔能做到知信行合一,真正實現內化於心、外化為行。正確義利觀高明而悠遠,要從方向上認識其科學性,從比較上認識其優越性,從實踐上認識其重要性,成為『敬然後誠』者。要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思想深處築牢立信以行的動力之源。

  第二,權以法度的榜樣帶動。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需要自上而下的榜樣帶動。在上者,用權也。上嚴以用權,下義利分明。『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關鍵少數嚴以用權、權以法度,廣大乾部就能行之以法、『使私不行』。要以法為用權之依據,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落小、落細、落地,讓權力的使用全過程、全覆蓋、全鏈條有法可依;要以法為用權之依靠,劃界線、諫命令、拒交易,讓正當用權人的安全、利益、前途受到法律保護;要以法為用權之精魂,真敬重、深認同、明利害,讓權力擁有者約束私利、貪欲、情感而不背公為私。

  第三,事以規正的制度推動。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需要制度保障和推動。『上下無義則亂。』正事先正規,事因規而成,『義』由規而行。凡事皆有『義』的正當性,又有『利』的可謀性,公共事務、社會事務、機關事務等莫不如此,而制度在於『因民之利』以達其『義』,使國家治理現代化真正在制度軌道上運行,進而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形成依規而行的正確義利觀。

  第四,界以境生的道德主動。自覺踐行正確義利觀,需要自低而高的道德主動。利因戒而『義』,界由『境』而生。無覺、他覺、自覺、慧覺,人生道德之境節節攀昇,激勵人們正其義而謀動,合義利而全生。『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追求物質富裕、精神富有就是現代道德品格,促進公平正義、共建共享就是現代道德法則,不被物化、不拜資本就是現代道德戒律。奮斗創造偉大,要提振勞動創造幸福的道德風尚,提昇抵制資本駕馭的道德能力,提防『以利害義』的道德敗壞,使大德、公德、私德、業德成為現代中國人的普遍道德自覺。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