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網上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了吉安縣萬福鎮的井頭村,其中一站是參觀了該村的『紅色名村』羅石冰舊居。活動采訪團對這個村莊和舊居進行了深入采訪和了解。
在吉安縣萬福鎮井頭村,一個富有紅色故事的地方。這個村莊轄5個自然村,共有555戶1960人,村黨支部擁有40名中共黨員,下設3個黨小組,支部委員有5名。近年來,井頭村黨支部秉承『夯基礎、提質效、創特色、爭一流』的工作思路,致力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並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他們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井頭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並入選了2023年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井頭村是吉安地區的搖籃,孕育了革命先驅羅石冰。他是黨組織的奠基者,亦是馬列主義信仰的先驅者。羅石冰曾在中共江西地委擔任要職,並參與南昌起義。然而,他於1931年在上海英勇就義,成為國民黨反動派的犧牲品。為了紀念他的精神,羅石冰故居已經修繕並開放,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單位。井頭村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地,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片紅色的土地,感受那份偉大和堅定,將紅色精神永遠傳承下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在井頭村,有一座重要的歷史遺跡——羅石冰舊居。穿越時空之門,我們仿佛回到了1903年至1936年,感受著羅石冰的一生。這位革命先輩是吉安地區最早的馬列主義傳播者和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著名的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他將先進的馬列主義思想帶到吉安,創建了吉安第一個黨組織和農村黨支部,讓共產主義的信仰照亮了廬陵大地。
羅石冰舊居成為了井頭村鄉村振興的一張名片。結合羅石冰的革命故事和其他五烈士的事跡,井頭村以羅石冰舊居為依托,高標准打造了集紅色研學、鄉村旅游和村莊治理於一體的示范村。這裡不僅讓人感受到紅色信念的力量,也見證了井頭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堅定步伐。
通過參觀羅石冰舊居,不僅能夠了解井頭村的鄉村振興經驗,還能深入了解羅石冰和他家人的革命故事,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汲取奮進力量。井頭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羅紅林介紹說,他們將繼續努力,將井頭村打造成為集紅色研學、鄉村旅游和村莊治理於一體的示范村,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該村還擁有其他重要紅色資源,包括吉安縣立第九小學、塘東游擊隊、北路獨立團、延福區蘇維埃政府等歷史遺址和重要紀念館。這些紅色資源見證了革命的艱辛歷程,為村莊增添了濃厚的革命氛圍,也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井頭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基層治理,構築好基層社會治理『橋頭堡』,打通『神經末梢』,形成社會治理合力。通過數字鄉村建設,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橕的基層治理平臺,著力破解制約基層治理效能提昇的突出問題。同時,該村還不斷探索健全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構建黨員包戶示范引領、保潔員報酬補貼與工作業績掛鉤、村民理事會監督管理為一體的責任體系。這些措施使得群眾自治意識增強,人居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井頭村黨支部還積極引導村級乾部參與各類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村『兩委』乾部的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同時,注重從返鄉創業大學生、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等人員中發現並培養村級後備力量,為村莊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產業方面,井頭村黨支部謀定而後動,選取了前景良好的肉雞養殖產業,采取『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與龍頭企業鑫眾公司合作,共養殖肉雞12萬羽,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經營性收入10萬餘元。同時,村莊還發展了百香果等特色產業,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促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過對井頭村的深入報道,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該地區豐富的紅色資源,更能感受到其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堅定步伐。羅石冰故居的修繕和紅色資源的傳承,為當地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文化支橕。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井頭村以其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堅定的發展信念,正在書寫著一篇新的壯麗篇章。(文/圖張紫曦)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