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讓傳統節日更好浸潤時代人心(人民論壇)
2023-09-29 08:59: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我們迎來又一個中秋佳節。誦讀詩詞,做月餅、品月餅,體驗傳統民俗活動,在看花燈、猜燈謎、飲桂花酒中領略文化魅力……中秋節到來之際,我們重溫熟悉的味道、借助多彩的形式,共同感受這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刻。

  傳統節日,是特殊的時間節點,也是文化基因的表征。中秋的一輪圓月,承載著人們對『花好月圓人團圓』的美好希冀,飽含著中國人對故土的思念、對親友的眷戀、對幸福的追尋。花間月影、詩詞神話等造就的浪漫格調,生活理想、審美追求等融匯而成的豐富內涵,讓中秋節成為獨特的文化符號、厚重的精神寄托。千百年來,中秋文化賡續綿延、代代流傳,濃縮於其樂融融的團聚時光中,展現在多姿多彩的民俗儀式上,成為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情感認同。

  歲月流轉,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但傳統節日豐富的文化意涵,始終具有浸潤人心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就像中秋節,即便這一天無法與親友相聚相守,但一輪明月下的『天涯共此時』,仍能給人帶來心靈的慰藉;『花好月圓』的美好期許,也總能鼓舞人們前行的動力。對待傳統節日,我們要以虔敬之心守護其精神內核,也要以創新之力激活其時代生命。惟其如此,纔能讓傳統節日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更好浸潤時代人心,為人們提供精神的滋養。

  如何讓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對接?今天,時代的發展、技術的昇級,為傳統節日傳承發展打開了廣闊空間。比如,一些網絡平臺借助直播技術,實時呈現多地皜月昇空的過程,並進行音詩畫等創意表演,讓天南海北的人們可以一起賞月抒懷、暢游文海,於方寸之間展現過節『新姿態』。比如,有文化館打造沈浸式戶外『劇本游』活動,游客可以與『穿越』而來的李白、張九齡、蘇軾等古代文化名人『不期而遇』,共同探索中秋故事與風俗,在互動性演繹中收獲節日新體驗。這些實踐生動說明,以文化創意、數字技術等不斷賦能傳統節日,為傳統節日注入更多時代氣息、文化元素,能讓古老節日煥發全新魅力。

  今年,中秋假期與國慶假期相遇,與杭州亞運會賽期相疊,讓這個中秋不僅有家的韻味,更有國的情懷。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對於中國人而言,家國一體、家國同心,始終是流淌於血脈裡的文化基因。中秋節,我們在體味充滿煙火氣的習俗中,傾聽文化的召喚;也在深悟家國文化的厚重中,凝聚前行的力量。在這個祈願人間萬般圓滿的節日裡,品味文化韻味,厚植家國情懷,為更美好的明天不懈奮斗,我們必將收獲更多幸福時刻。

  『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中秋節是團圓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紐帶。讓我們共同感受中秋意蘊,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精神、價值與能量,更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賡續傳統中走向未來。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中國節·中秋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