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開學第一天。記者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年,上海新開辦32所中小學校(含新建分校和擴增學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將啟動實施第二輪公辦初中強校工程,著力提昇79所公辦初中辦學水平;全面啟動實施項目化學習,著力培育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海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步伐將進一步加速。
擴總量
增加中小學優質學位
位於奉賢區奉賢新城的奉浦小學綠樹成蔭。該校以生態為主題,形成了公園化的景觀校區,建築圍而不合,形成連續變化的公共庭院綠地,給人以幽深、靜謐的感受,為師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間。學校主體建築除普通教室外,還有公共學習中心、共享學習空間、風雨操場等功能性空間,以此促進學生展示特長、健康成長。
新學年,上海通過新開辦一批中小學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努力滿足居民入學需求,並通過配置先進的設施設備,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在青浦區,為滿足不斷增加的入學需求,青浦區東湖中學從朱家角遷建到青浦新城大型居住社區內。除此以外,浦東新區明珠迎橋小學、寶山區陳伯吹羅店實驗學校、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臨港奉賢分校等一批新學校也將啟用,進一步豐富優質教育資源。
強質量
在家門口有好學校上
記者了解到,2018年起,上海大力實施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取得積極成效,總體實現教育教學狀態明顯改善、學校辦學特色明顯增強、整體辦學質量明顯提高、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明顯提昇。公辦初中陸續都成為『家門口的好初中』。
浦東新區進纔實驗中學南校原名由由中學,以前辦學較為薄弱,與周邊居民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該校成為強校工程實驗校後,在進纔實驗中學的帶動下,通過走班教學、分層作業、個別輔導、改進課堂教學等策略提昇了學生的學業水平。家長對學校逐漸建立了信心,生源回流明顯,今年在校學生數是2018年的2.7倍。
位於楊浦區的上海市十五中學通過重構課程生態、提昇師資素養、優化育人環境,為學生全面發展賦能蓄力,讓一所辦學近70年的老校展現新活力,成為上海市新優質項目校。學校引進、研發了『人工濕地』『智能水質監測』『雲栽霧培』『廚餘垃圾處理』『太陽能光伏發電』『斑馬魚實驗室』『大氣飄塵監測』『艾草種植與加工工藝』等一系列生態教育項目,開展『地球公民』跨學科學習,為學生成長提供有效支持。
新學年,上海將啟動實施第二輪強校工程,聚焦內涵發展,通過政策支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實施,著力提昇79所實驗校的辦學質量。
促共享
全面推進項目化學習
創建示范性學區和集團,是上海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有力抓手。今年,上海出臺《上海市示范性學區和集團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特別強調骨乾教師的流動和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項目化學習也是上海義務教育的一項特色做法。著眼於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上海實施義務教育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培養了近200位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的『種子教師』,初步構建項目化學習在線典型案例資源庫。以上海市盧灣中學為例,其在七年級地理《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學習中創設『在上海引種沙棘』情境;基於學校空中花園利用率低的問題,設計《未來校園『空中花園』夢想改造》項目。
在項目化學習推進過程中,教師的專業能力提昇就變得格外重要。徐匯區牢牢抓住教師專業發展這個重要抓手,創造性地建立『學校課堂觀察員制度』,由每一所區項目學校派出骨乾教師組成學習共同體,通過深入學生真實的課堂學習與互動,觀察教師的教學設計變化對學生學習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海申報的《素養如何落地:項目化學習育人的上海創新與實踐》獲得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新學年,上海將在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推進項目化學習,將項目化學習融入課程實施體系。
(本報上海9月1日電本報記者顏維琦)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