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量6年增長223倍
2023-09-01 08:41:2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在重慶團結村站,一個個集裝箱整齊堆積,8臺40噸軌道式龍門吊起落不停,一輛輛貨車在其中有序穿梭……

  8月30日,記者跟隨國鐵集團走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團結村站等多個場站現場,感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無到有、從試運行到常態化、從一條線到一張網的變化,及其展示出的良好發展勢頭。

  加快建設基礎設施網絡持續完善

  2011年3月19日,首列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的國際列車在團結村車站探索開行,拉開了中歐班列聯通亞歐大陸的序幕。時任重慶團結村站站長的張信回憶說:『以前團結村站只是一個四等小站,周圍都是農田,員工不過20餘人,如今,這裡共有員工及裝卸工600餘人。』

  2017年4月28日,首趟『渝桂新』南向通道試運行班列從廣西欽州港站開出,駛向重慶團結村站,正式拉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序幕。

  如今團結村鐵路中心站,東南西北國際通道『四向齊發』,鐵公水空『四式』聯運,成為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橕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的重要節點。

  團結村站的變化是眾多貨運小站的一個縮影。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推進,小南埡站、欽州港東站……曾經的貨運小站,一躍成為『大道樞紐』。同時,重慶果園港貫通長江黃金水道,成為內河最大的鐵公水多式聯運樞紐港。

  毗鄰團結村集裝箱中心站的重慶無水港一期項目已於今年6月竣工。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標志性項目,重慶無水港投入使用後,將進一步提昇西部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水平。

  國鐵集團通過多方面的統籌運作,優化班列運營,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開行數量強勁增長。

  從2017年到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送集裝箱貨物分別為3382標箱、5.34萬標箱、9.4萬標箱、31.3萬標箱、63.2萬標箱、75.6萬標箱,6年增長了223倍。

  織線成網從輻射西部到融入全球

  走進重慶市魚嘴鐵路貨運站北貨場,記者看到一輛輛商品車正被有序開進火車標箱。不久之後,它們將一路南下,在廣西欽州港出海,最終銷往東南亞等地。

  長安汽車整車物流處高級經理王迪算了筆賬,該公司生產的汽車從重慶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到廣西欽州港出海,比經東部地區出海節省15到20天的時間,運輸成本進一步降低,而且車輛運輸質量有保障。

  據悉,西部陸海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雲南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世界各地,推動破解中國西部地區國際物流難題,助推西部地區開放發展。

  如今,從柬埔寨大米到泰國香水椰、山竹,以及越南百香果、榴蓮……越來越多的東盟國家農產品正在源源不斷地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的新能源、新材料等產品采用通關一體化模式,向海關完成出口申報後,就可通過鐵路和海運無縫銜接運往國外。

  6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實現了由線及面、形成網絡的變化。班列線路從最初只有北部灣—重慶1條,發展到如今常態化開行北部灣港—重慶、四川、雲南、貴州、河南、桂東和桂北7條,並在重慶與中歐班列實現無縫銜接。

  輻射范圍已增至我國18省(自治區、直轄市),61市、120站,貨物流向通達全球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運輸品類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50多種增加至目前糧食、汽車配件、電腦配件、裝飾材料等940多種。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