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電信網絡詐騙花樣翻新 如何守好『錢袋子』?
2023-08-10 08:28:19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公司法人代表被騙子利用人工智能『換臉』技術詐騙430萬元,某單位一工作人員被『假領導』詐騙近98萬元……近期,多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引發關注。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不斷加大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力度,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昇勢頭。然而,仍有犯罪分子鋌而走險,不斷翻新手段實施詐騙,讓受害人蒙受損失,廣大群眾一定要提高警惕。

  冒充身份類、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刷單返利類等詐騙高發

  前段時間,南方某地一市民接到自稱是某公安局『王警官』的電話,稱其涉嫌一起洗錢案件。為博取信任,對方還以視頻通話方式向其展示『自己』身著警服以及『公安局』內部環境的畫面。就在這位市民准備轉賬至所謂『安全賬戶』時,警方接到預警信息及時進行阻止。

  『電信網絡詐騙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情況。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是,當前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最新技術,通過惡意剪輯、換臉變聲、搭建虛假「鏡頭環境」等手段,偽造視頻內容,混淆視聽,誘騙受害人上當。』奇安信集團行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說。

  根據公安部發布的消息,當前,冒充電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檢法、冒充領導熟人以及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等10種類型電信網絡詐騙高發,佔發案的近80%。

  ——冒充身份類詐騙突出。

  犯罪分子常常使用受害人領導、熟人的照片和姓名等信息包裝社交賬號,以假冒身份添加受害人為好友,隨後模仿領導、熟人的語氣騙取受害人信任。之後以有事不方便出面、時間緊迫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盡快向指定賬戶轉賬。此外,客服、公檢法工作人員等也是詐騙分子常常假冒的身份。

  ——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佔造成損失金額的三分之一左右。

  例如,受害人於某反映,被詐騙分子拉入『投資』群,看到其他人在某款APP投資獲利,便下載了該APP。看到小額投資都成功盈利並順利提現,於某繼續投資了數百萬元,不久後發現餘額無法提現並被對方拉黑,纔知被騙。

  ——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率最高,佔發案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類詐騙通常以網絡兼職刷單為名,誘導受害人預先墊資,並以事後結算款項為由,最終騙取更多筆墊資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教授劉為軍說,刷單返利類詐騙已演化成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一種主要詐騙類型,成為虛假投資理財、貸款等其他復合型詐騙以及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

  詐騙為何屢屢得逞?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有關部門深入摸排、重拳出擊。記者從公安部了解到,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46.4萬起,緝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頭目和骨乾351名。2022年以來,公安部組織開展多次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區域會戰,共打掉犯罪窩點5100餘個。

  高壓之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為何屢禁不絕?

  首先是犯罪分子作案手法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對受害群體分析更加精准。記者進入一個所謂『機器人群』,在相關界面中輸入自己的電話號碼後,彈出QQ號、微博賬號地址等個人信息。獲取完整信息,僅需支付價格約等於1元至10元不等的虛擬幣。

  辦案人員表示,個人信息泄露是詐騙的根源。網絡黑客會把非法獲取的金融、旅游、求職平臺的個人信息進行整合,形成專門的數據庫並不斷更新。詐騙人員得到這些信息後,通過數據對詐騙對象進行人物畫像,實施精准詐騙。

  同時,電信網絡詐騙分工日益精細化,『黑灰產』推波助瀾。記者調查發現,在電信網絡詐騙鏈條上,每一環節都寄生著一批提供『專業服務』的『商家』,通過輔助犯罪獲利。

  『一些組織和個人專門為詐騙集團提供買賣電話卡和物聯網卡、推廣引流、技術開發、轉賬洗錢等服務,增加了騙局的迷惑性和防范打擊難度。』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民警洪恆亮說。

  此外,詐騙人員跨境作案,手法日趨高科技化。『隨著國內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一些詐騙人員把窩點轉移至境外,使用成本更低、隱蔽性更強、操作更簡單的新型「簡易組網GOIP」設備,操控境內手機撥打詐騙電話,具有很強的偽裝性,老百姓很難分辨。同時,也給執法取證等帶來巨大挑戰。』一名辦案人員表示。

  強化事先預防和協同治理

  受訪人士表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不能僅依靠事後打擊,必須強化預警防范和源頭管控,提昇優化技術防范手段,加強國際合作,不斷鏟除『黑灰產』土壤,斬斷犯罪鏈條。

  『您好,我是上海市反詐中心民警,您剛剛可能接到一個疑似電信網絡詐騙的電話,現在對您進行預警提示……』在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正在進行預警勸阻。

  『我們通過搭建預警數據模型,有效監測疑似電信網絡詐騙電話和短信,並針對低危、中危、高危潛在被害人采取分級、分類聯動勸阻。』上海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九支隊情報綜合大隊副大隊長朱光耀說。

  反詐工作不僅在前端勸阻上下功夫,還要在後端資金止付止損機制上有所建樹。『接到報警後,我們會立即啟動資金緊急查詢止付工作機制,對涉案資金封堵攔截,快速凍結資金。』洪恆亮說。

  專家表示,電信網絡詐騙往往是環環相扣的犯罪鏈條,立足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纔能不斷擠壓犯罪空間,鏟除犯罪土壤。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監測預警等機制;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APP全鏈條治理,持續推進針對涉詐電話卡、物聯網卡等的『斷卡行動』;中國人民銀行深入開展涉詐『資金鏈』治理;公安部集中搗毀一大批為境外詐騙集團提供支橕服務的犯罪團伙,依法嚴懲一大批境外詐騙窩點回流人員和從事各類『黑灰產』的犯罪嫌疑人……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和治理是「攻防對抗」關系。』劉為軍說,在犯罪手段和方式不斷昇級的情況下,要大力推動反制技術的研發應用,通過搶佔技術高地來擠壓犯罪空間。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花樣繁多,公眾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平安銀行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主任顏恆說,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時,要多方求證核實,並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