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炙烤來襲!高溫下『冷』職業真爽嗎?
2023-07-27 08:46:24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酷暑當中,大家都想找個清涼避暑的地方,而有一群人卻在高溫下與『冷』打交道。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分兵幾路,來到了冷庫、溜冰場、制冰廠和游泳館,走近高溫下的『冷』職業,這群人似乎與高溫絕緣,那麼他們身上又有哪些故事與大家想象的不一樣呢?

  策劃統籌 陳郁 實習生 張婧琳 王琪 張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麗媛 季宇軒 劉夢雪 薄雲峰

  1、三伏天進『冰箱』,穿著汗濕的T恤體驗『透心涼』

  時間:7月25日晚8:00

  地點:南京眾彩物流蔬菜市場

  從早上6點第一班冷鏈運輸車開始,劉新波和同事們陸陸續續搬運了上千件泡沫箱裝的冷藏蔬菜,晚上8點,終於完成了所有當天蔬菜的入庫工作,准備下班。

  三伏天裡,行走在室外的人恨不得直接鑽進冰箱裡,而劉新波的工作就是每天出入『冰箱』——為了減少損耗,眾彩物流的很多精品蔬菜都是冷鏈運輸、冷鏈儲存,冷庫就像一個大型冰箱。

  在『冰箱』裡工作,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舒適。一車貨運到,劉新波和工友們默契分工,幾人在車上卸貨、幾人在車下接應,把一箱箱的蔬菜裝上滑輪車,拖進冷庫,再一箱箱碼到一人多高。室外30攝氏度,一動就是一身汗;冷庫內接近0攝氏度,穿著汗濕的T恤馬上體驗『透心涼』。這樣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如果換作普通人,很容易感冒。進冷庫怎麼不加件衣服?『大家都習慣了。』劉新波說,搬運貨物進進出出,反復穿脫衣物不方便也沒時間,還好蔬菜冷庫沒有肉類冷庫溫度那麼低,每次在裡面碼貨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小時,過程中一直在乾活,就不會覺得冷。

  劉新波是河南人,來南京打拼十幾年,一直在眾彩工作。一天要經手上千箱蔬菜,而且要配合冷鏈車的時間,最早凌晨5點多就要上崗,晚上經常到9點鍾纔送走最後一班車,非常不容易。

  2、藥膏隨身帶,每天泡在水裡七八個小時

  時間:7月25日上午9點

  地點:小恐龍運動館

  既能避暑,還能掌握一門技能,暑期自然成了游泳培訓旺季。作為小恐龍運動館龍江館游泳部負責人的陸旺則要在這個最忙碌的時候帶領18位教練投身一線教學,不能有半點分心。陸旺告訴記者,最忙的時候,早晚都有課程,有的教練從早上8點開始,一天上12節課,一節課時長一小時,有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早晨9點,屋外已驕陽似火,南京小恐龍運動館龍江館的泳池內,孩子們在教練的陪伴下開啟了游泳課。課程結束,陸旺走出泳池區,記者看到他的手上皮膚皺巴巴,腳上也有不少洞洞眼,他笑著說,這是一名資深游泳教練的『標配』。隨後,他擦乾腳,取一支金霉素眼藥膏,一邊往腳上擦一邊說:『旺季時,平均下來,一位教練每天泡水至少達到七八個小時。像我課程算少的,一天四五節課。即便如此,長時間泡在水中還是皮膚皺巴巴,爛腳丫子。這一乾燥,腳上就會裂口子,所以我們人手一支眼藥膏,保持腳的濕潤,加速傷口愈合。』

  記者了解到,教練們無法享受避暑帶來的快樂,長期水下教學,低溫加上濕度大加重了職業損傷,腳泡爛,風濕關節炎等困擾著老教練。『像我會泡熱水澡,熱敷關節來緩解病痛。』陸旺還把竅門分享給年輕教練。

  記者跟隨陸旺步入泳池區域,這裡室溫達到了32℃,泳池內的水溫則為30℃,這樣的溫差保證孩子們從泳池出來不會著涼。運動館等待區域22℃,家長們坐在這裡休息。和其他運動館不同,隔著透明玻璃便可注視到孩子在泳池區的一舉一動。『每一個學員,從他進館到出門,其間的安全就由我們來負責保障。『陸旺說,身為教練,安全弦時刻緊繃。即便課程結束,教練們也會根據孩子們的需要,適當地陪他們在泳池繼續玩一會。

  3、踩著『恨天高』,在冰面上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

  時間:7月25日上午10點

  地點:奧體中心冰上運動俱樂部

  今年37歲的高級滑冰教練葛闖,供職於南京奧體中心的冰上運動俱樂部。『我是黑龍江哈爾濱人,從小就喜歡打冰球,以前是冰球運動員。』葛闖告訴記者,從事滑冰教練的工作已經16年了,平時主要工作是教授滑冰課程,最長工作時間是一天在冰場上從早上8點站到晚上9點,整整13小時,中間最多能休息兩次清冰時間,也就十幾二十分鍾。

  每天葛闖都要踩著『恨天高』站在冰面上,在約1800平方米的冰面上,帶著學員上課,在冰面上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葛闖穿的冰鞋下面帶著冰刀,高度大約有5厘米。冰刀和冰面接觸的地方最窄連1厘米都不到。結束工作後,葛闖總是要用力按摩自己的腳踝和小腿,一天這樣站下來難免會酸痛腫脹。

  一邊是零下3-6攝氏度的冰面溫度,一邊是室外的高溫桑拿天。許多人都認為,葛闖這樣的工作能完美避開高溫,真是太舒服了。

  『其實不是這樣。』葛闖說,冰面溫度大約零下3-6℃,在冰面上教學,至少要穿著衝鋒衣,還要穿著厚一點的褲子,這樣纔能避免自己不會生病。現在前來學滑冰的學員很多,每天留給自己吃飯的時間可能只有10分鍾左右。經常就是下了冰場換了鞋子就趕緊出去找個地方吃飯,連換衣服時間都沒有。外面酷暑高溫,自己穿著衝鋒衣和厚褲子,一出門就是一身汗。『真是冰火兩重天,很容易感冒生病。』葛闖說,回到冰面上,其實衣服內襯早就濕透了,但還要堅持帶學員上課。

  4、制冰工廠迎來旺季,每條冰塊重百斤

  時間:7月25日上午10點

  地點:南京雪山制冰有限公司

  當天上午10點,記者來到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的這家制冰企業,老遠就可以聽到工廠制冰壓縮機發出的轟隆聲音,靠近生產車間,一股『寒氣』便撲面而來。企業經理吳超今年38歲,正和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滋滋滋———』10個自來水噴頭正在往制冰槽裡快速放自來水。在現場記者了解到,自來水就是制作冰塊的原材料,當自來水灌滿後,自動化設備把裝滿液態水的冰槽用地上的滾輪設備推到制冰的速冷區。

  吳超從2007年開始投入到制冰行業。他說,冰廠是受氣溫影響很明顯的季節性行業,一般年底到來年二三月份,用冰量很少,有的時候,一天最低用冰量總共10噸,而夏季高溫季是用冰的高峰期。相比於空調冷庫而言,冰是降溫效果最快、最環保、最經濟的方式。他們所供應的冰塊尺寸分別為20、40、100厘米,制成冰後每條冰重量100斤。每次灌水到制冰要14個小時。目前正值夏季天氣最熱時,也是冰塊市場需要的高峰期。今年一噸冰的售價160—200元。

  在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穿的就是藍色粗布的長袖工作服。工人主要就是在冰場用鐵鉤子鉤冰拖拖冰,冰與地面摩擦系數很低,等待運冰的車輛在地面一層,結冰的冰塊在水泥地面幾乎是自由滑行狀態。吳超說,這裡的工人主要工作就是拖運冰塊,伏天會增加季節工人數,冰廠的客戶主要是海鮮水產批發市場、鮮花市場等行業。(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