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今日闢謠(2023年7月20日)
2023-07-20 23:43:32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23年7月20日

  謠言:掃描二維碼領取『高溫補貼』?

  真相:伴隨著連日高溫天氣,各大單位開始陸續發放高溫補貼,但此時,一種新型謠言騙局也出現了。例如,騙子會發送一封備注為『領取高溫補貼』的郵件,郵件內容是『今年補貼已下發,請及時查收附件』,並附上操作流程引導的WORD文檔,讓你按照要求掃描二維碼,填寫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信息。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提高警惕,不隨意透露自己的銀行卡號及短信驗證碼等信息,如果遇到類似可疑情況,要第一時間與所在單位相關部門核實並報警求助。(來源:人民網、光明網)

  近期,我國北方多地高溫『超長待機』,江南、華南一帶也加入高溫『群聊』。同時,全國多地出現大暴雨天氣,還有部分地區出現雷暴大風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從7月7日開始,『今日科普』欄目將聚焦近期氣候特征,針對輿論關注的持續高溫、暴雨、地質災害等進行系列科普,澄清誤區。

  關注:暴雨洪澇後注意預防這些皮膚病

  詳情:據水利部預測,『七下八上』期間,我國洪旱並重,局地暴雨洪澇多發重發,降雨主要呈『東部南部多、西北少』分布。暴雨洪澇後容易引起各類皮膚病,主要包括真菌感染、細菌感染、皮炎濕疹等。

  洪澇災害後濕度增大,若皮膚長期浸泡在洪水中,很容易發生足癬、股癬、體癬等真菌性皮膚病。洪災過後,由於接觸了污水,災後衛生條件較差,加上勞累之後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細菌性皮膚病,比如毛囊炎和膿?瘡;破損處的皮膚極易合並細菌感染,嚴重者可造成丹毒、蜂窩組織炎等。洪水浸泡泥土和污物,含有很多細菌、真菌、污染物,本身就存在過敏的人群一旦接觸,更易引起濕疹、皮炎等皮膚疾病。其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奇癢難忍,嚴重的出現糜爛、滲出,處理不當或繼續浸泡污水可出現繼發細菌感染。此外,夏季是蚊蟲繁衍的季節,洪水泛濫更促進了蚊蟲的孳生,要警惕蟲咬皮炎。

  為防止各類皮膚病發生,應盡量減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時間,可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戶外作業時應穿戴好防護衣帽,下水作業時穿防水長筒靴;注意做好個人衛生,浸泡後要及時清潔,對破損皮膚及時消毒。(來源:人民網健康)

  提示:教育部、公安部發布預警:防范以校外培訓退費名義實施電信網絡詐騙

  詳情:暑假期間,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政府部門公文,誘導家長學生添加QQ號或加入QQ群,以校外培訓退費名義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危害。

  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多次發出預警提醒:請廣大家長和學生『擦亮眼睛』,提高消費權益保護意識。在支付培訓費用時,不要支付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的費用;學科類培訓支付費用不超過政府指導價限額標准,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支付費用不超過5000元限額標准。同時,注意繳費安全,可通過官方渠道『校外培訓家長端』APP(可在各手機應用商店下載)選課、購課、消課、投訴,更好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正規退費流程一般以原路返還的形式返還給本人繳費賬號,凡是退款時附加購買商品或支付費用條件的,都是詐騙!如有疑問,可及時撥打110或有關培訓機構主管部門電話求證、求助。(來源:『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

監制:荊克 屈紹輝 編輯:李然 設計:肖麗麗 尹路

責任編輯:江科
【專題】聚闢謠之力 揚文明之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