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時,都有一批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獲得者走上領獎臺,接受表彰。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是億萬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共和國的奮斗史,凝聚著千千萬萬勞動者踔厲奮發、銳意進取、勤奮勞動、紮實工作的汗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必將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
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創造社會價值的重要途徑。輝煌十年,我們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歷史前進的一小步,是無數勞動者凝心聚力的一大步。在稻浪翻滾的田野中、在火花四濺的廠房裡、在物流暢達的道路上、在浩瀚神秘的外太空,勤奮聰慧的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畏苦、不怕難,用十年如一日的誠實勞動匯聚起磅礡力量,推動時代車輪滾滾向前。
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經之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偉大征程,為廣大勞動群眾提供了寶貴機遇和廣闊舞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將人生價值與黨和國家命運緊緊相扣,湧現出一代代勞動模范,譜寫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華彩樂章。
時代召喚擔當,使命催人奮進。從『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到七十年航空報國的科學家顧誦芬;從帶領大寨人用扁擔挑土造田的陳永貴,到『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袁隆平;從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的公交售票員李素麗,到自學成纔的橋吊專家許振超……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先後召開10餘次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超過3萬人次。勞動內容在變化,勞動場景在進步,勞動模范在不同發展階段始終走在社會主義建設最前列,在開拓中進取,在擔當中作為,用無怨無悔的滾燙人生詮釋著勤勞奮進的精神底色,鑄造起共和國的脊梁。
精神永續,薪火相傳。追隨勞動模范的奮斗足跡,總能找到『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共同特征。這24字『勞模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是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代代傳承。要大力宣傳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奮斗歷程,生動講述勞動模范篳路藍縷、敢為人先的圓夢故事,讓勞動模范成為新時代的精神坐標,讓崇尚勞動、熱愛勞動、推崇勞動者成為良好的社會風尚。
我們要解決好事關勞動者就業、教育、社保、醫療等實際問題,不斷提昇廣大勞動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體勞動者要奮勇爭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劉蓉)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