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天眼』望星河 山間科普熱
2023-05-01 09:39:3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在貴州平塘縣,一座『天文小鎮』正茁壯成長

  『天眼』望星河 山間科普熱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蘇濱

  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的『中國天眼』(FAST),是目前全球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至今已經發現740餘顆新脈衝星,極大拓展了人類觀察宇宙視野的邊界。

  在距離『中國天眼』約5公裡的地方,克度鎮依托『中國天眼』發展起『天文小鎮』,熱愛天文、崇尚科學的訪客紛至沓來,感受國之重器的科技魅力,聆聽科學家的動人故事。

  隨著當地天文科普研學興起,這個大山裡的小鎮愈發熱鬧。在曾經閉塞寂靜的山坳坳裡,『中國天眼』看到了遙遠星河,也點亮了人間煙火。

  ——編者

  層巒疊嶂,翠林如海。在平塘的山間,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靜靜凝望,探尋百億光年之外的射電信號。

  銀漢迢迢,星河耿耿。在平塘的夜裡,人們抬頭仰望,思緒總易飄向星辰大海,好奇天際盡處是何處。

  第一次來到建有『中國天眼』科普基地的『天文小鎮』,7歲的於昊楊興致勃勃:『媽媽,這裡的「大鍋」真的能找到我們看不見的星星嗎?』『等我們參觀完,你就能找到答案了。』母親楊琳笑著說。

  感受宇宙呼吸

  探索天文奧秘

  『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包括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天文時空塔、南仁東事跡館以及球幕飛行影院等。其中,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是楊琳母子來到『天文小鎮』的首站打卡地。

  進入體驗館序廳,一尊屈原的雕像置身中庭,抬頭仰望,穹頂星光閃爍。『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000多年前,屈原對浩瀚宇宙發出的疑問似乎仍在回響。宇宙之『問』跨越千年,始終牽引著人類湧動不止的好奇心。從渾天儀看到日晷,聽著古人觀星探天的故事,於昊楊對宇宙的好奇心被一點點激發。

  操作平板電腦,下達觀測指令,FAST系統主動調整反射面及饋源艙姿態,接收、處理、分析電磁波,生成數據進行存儲、傳輸……這不是在FAST觀測基地,而是在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的FAST仿真體驗室裡,訪客們深度體驗FAST的工作原理,模擬FAST尋找星星的過程。

  射電體驗廳的一角,模擬隕石上放置著耳麥,戴上後耳邊傳來『中國天眼』捕獲的脈衝星信號處理轉換而成的音頻:像潺潺水聲,像汽船鳴笛,像心髒跳動……『這是「天籟」,你也可以稱它為「宇宙呼吸」。』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的講解員說。

  『第一次聽到來自宇宙的聲音,有「零距離」接觸天體的激動。』楊琳感慨。

  更強烈的震撼來自親眼看到『中國天眼』。

  搭乘擺渡車盤山而上,攀登上幾百級臺階,訪客們來到瞭望臺,滿目蒼翠中,一口銀白色的『大鍋』映入眼簾,人群中發出陣陣驚嘆。『這就是「中國天眼」,足足有30個足球場那麼大。通過「大鍋面」和中間吊起的饋源艙,不但可以「聽」到電磁波,還能幫助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中國天眼』科普基地講解員胡啟秀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已經發現740餘顆新脈衝星。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無論是游覽科普展館,還是參觀科技設施,都讓更多人能夠了解科技創新,感受科學魅力,從而激發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平塘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柏文麗說。

  汲取精神力量

  灌溉科學夢想

  『中國天眼』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觀天巨目、國之重器,實現了我國在前沿科學領域的一項重大原創突破,以南仁東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為此默默工作,無私奉獻,令人感動。

  『「天文小鎮」不僅有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中國天眼」瞭望臺讓人探尋宇宙奧秘,還有南仁東事跡館,讓參觀者感受科學家精神、汲取奮進力量。』胡啟秀介紹,南仁東是『中國天眼』的原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天眼』歷經多年論證、立項及艱苦建設後落成啟用,南仁東為此毫無保留地燃燒生命直到最後一刻。他與全體工程團隊一起通過不懈努力,邁過重重難關,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

  既要建好,更要用好。現在的『中國天眼』觀測基地,仍有100多名年輕『探天者』默默堅守。數據中心運維工程師、測控工程師……他們繼承了南仁東等老一輩科學家們精益求精、不畏艱難的求索精神,甘於寂寞,樂於奉獻,勤於鑽研,讓凝聚無數心血的國之重器穩定可靠運轉,在群山深處展現年輕人的使命擔當。

  了解『中國天眼』、知曉科學家事跡,幾乎成了當地人的默契,大家都能說出幾個故事。克度中學物理教師石貴海說,每逢新學期開學,學校都會專門組織學生參觀南仁東事跡館,這也是許多訪客來到『天文小鎮』的必去之地。

  南仁東事跡館裡的一張張圖片,一段段影像,再現了他一生為國造重器的動人故事。『中國天眼』一項項亮眼的科學成果,離不開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繼續發揚科學家精神,把『中國天眼』運行維護好,保持優良的觀測性能,產出高質量的觀測數據。『我也要學好知識,當科學家,成為像南爺爺他們那樣的人。』參觀的小朋友說。

  夜幕降臨,『中國天眼』靜靜凝望,仿佛看透百億光年;繁星閃爍,孩子們抬眸遙望心中的夢想。

  結緣觀天巨目

  迎來山鄉巨變

  氣勢磅礡的觀天巨目,令人沈醉的璀璨星空,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天文小鎮』裡風景可不少。

  『貴州遍布喀斯特地貌,形成不少窪坑、溶洞,「中國天眼」就是依山就勢,利用天然窪坑作為臺址。』『中國天眼』科普基地講解員餘悅說,『天文小鎮』依托地質奇觀、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等,推出『科普+探險』『科普+民俗』等諸多研學旅行路線,既能滿足訪客對天文宇宙的好奇探索,又能一覽喀斯特地貌、體驗少數民族文化。

  地處高原之上、群山環繞的『天文小鎮』,空氣清新又遠離城市喧囂及各種信號乾擾,是觀星愛好者的理想之地。尤其是每年7月至10月,這一帶晴天多、陰雨少、大氣透明度高,是觀星的最佳時節。伴隨小鎮裡的天文熱,觀星營地、星空民宿等旅游形式逐漸興起,不少群眾因此吃上『旅游飯』。

  2020年初,『天文小鎮』的居民黃小清從銀行貸款,將自家樓房改造一番,給房間、走廊裝飾上星空元素,每個房間配上天文望遠鏡,開起小鎮第一家星空主題民宿,當年便收入20萬元。

  為提昇旅游接待能力,平塘縣2017年至今改擴建旅游公路200餘公裡,新建公路驛站(觀景臺)8座。

  如今,這個小鎮上人流不息,從平塘縣城到『天文小鎮』,只要半個多小時,從貴陽來此只需一個半小時。『天文小鎮』及周邊的民宿也從原來的6家增加到30多家,餐館發展到80多家,輻射帶動1200餘人就業。截至目前,『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已接待訪客280餘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18億元。

  從貧瘠鄉鎮到『天文小鎮』,依托『中國天眼』,克度鎮與科技結緣,面貌煥然一新,交通道路四通八達,配套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如今,一座充滿希望和夢想的『天文小鎮』正在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盧玥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