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更多國家『去美元化』!人民幣在這一交易中首超美元
2023-04-29 09:11:38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4月29日電(中新財經 宮宏宇)我國跨境交易『去美元化』創下新紀錄!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在中國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的佔比從2010年的接近零昇至今年3月底創紀錄的48%,創十三年來新高。美元同一時期的份額則從83%降至47%。

  『人民幣在中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過美元,這是中國減少對美元依賴過程中跨過的另一個裡程碑。』彭博社對此報道稱。

  人民幣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自2010年來,美元一直在中國跨境收支貨幣佔比中穩居首位。但隨著全球多國掀起『去美元化』浪潮,以及中國積極推動雙邊貿易用人民幣結算,減少使用美元正成為中國跨境交易中的新氣象。

  今年3月以來,多國接連轉向人民幣結算。4月26日,阿根廷經濟部長馬薩宣布,阿根廷將停止使用美元來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轉而使用人民幣結算。4月初,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表示,馬來西亞央行已經開始與中國討論,令兩國貿易可以用林吉特和人民幣結算。

  更早的3月29日,巴西政府表示,巴西與中國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而是使用本幣進行貿易。3月28日,中國海油與法企道達爾能源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完成國內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采購交易。

  事實上,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印度尼西亞、伊朗、俄羅斯、德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正逐漸在貿易結算或投資中轉向使用人民幣。人民幣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人民幣在全球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認可度大幅提昇。

  人民幣為何『炙手可熱』?

  『人民幣使用的增加是中國開放其資本賬戶的自然結果,流入中國內地和流出香港的債券正在增加。』彭博行業研究首席亞洲外匯和利率策略師趙志軒在一份簡報中寫到。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師梁兆基則對彭博社表示,隨著其他國家尋求一種替代性支付貨幣以分散風險,再加上美聯儲的信譽也不如以前那麼好,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正在加速。

  當前,全球多國掀起『去美元化』浪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對媒體表示,『去美元化』的背後是對美國和美元的不信任。這既是因為它們對美國信用的質疑和對美元霸權的不滿,也是無奈之舉,有避險的成分。現在美元已成為世界經濟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

  『烏克蘭危機中,美國聯合多國制裁俄羅斯,導致俄羅斯出口貿易受到影響,世界各國看到美元的霸道行徑。「去美元化」、貨幣多元化是大勢所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此前對中新財經表示。

  跨境交易中超過美元,有何意義?

  『人民幣在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的使用量超過美元,說明在我國跨境交易逐漸做到了以本幣為主導。』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提到。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4月21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人民幣在跨境使用中的佔比不斷上昇,有助於降低在跨境交易中貨幣錯配風險。

  『過去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計價和結算主要使用第三方貨幣,既增加了企業的外幣風險敞口和匯率風險,也增加了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和運營的難度,增加了跨境資本流動波動風險。』王有鑫表示。

  在王有鑫看來,逐漸推廣本幣結算後,企業匯兌風險將明顯降低,在生產經營中的資產和負債幣種錯配風險將顯著下降,企業可以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到主營業務中去。外幣的跨境流動波動性將降低,人民幣流動性和資產配置需求增加,匯率穩定性將提昇,人民幣資產將獲得更多國際投資者青睞。

  此外,王有鑫提到,人民幣在雙邊貿易中使用增加,將給其他經濟體和市場參與者起到示范帶動效應,未來人民幣跨境結算將在更多場景和更多國家得到推廣。

  中國國務院4月發布了《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其中提到,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完善外匯衍生品和跨境人民幣業務,進一步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

  楊德龍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進一步提昇,將一定程度上改變美元『一幣獨霸』的狀態,削弱美國操縱全球貨幣市場的力量,有利於非美國家長遠發展。(完)

責任編輯:江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