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樂見數字人民幣再『嘗鮮』
2023-04-28 09:49: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姚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用數字人民幣發工資』的消息引發熱議。從發放消費券、紅包到發工資,可以看到,隨著數字人民幣『嘗鮮』范圍不斷擴大,數字人民幣服務觸角將進一步延伸,這將有助於提高金融普惠性,在保民生、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中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現代公共金融基礎設施之一,數字人民幣即數字化的現金,在設計之初就著力於增強支付服務的可獲得性。以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指用人單位將員工工資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至員工個人的數幣錢包。與此前發放消費券、紅包等不同,由於工資的金額更大、涉及面更廣,此舉將在拓展金融服務覆蓋面、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提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對用戶來說,數字人民幣有助於提昇支付、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數字人民幣支付體驗與現有手機支付方式相似,對用戶來說容易接受。並且即使在『無網無電』情景下,也就是在手機沒有網絡甚至沒有電關機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支付,體驗更為順暢。無網無電支付功能也解決了用戶未隨身攜帶實物現金應急的痛點,保障用戶在極端情況下的交易支付需求。雖然這些是小眾場景,但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將這些情況考慮在內,也體現了數字人民幣的『人民性』。

  對商戶來說,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提昇了資金結算效率。以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為例,需要依賴銀行賬戶體系完成清結算,並通過央行支付基礎設施實現最終確認,因此資金到賬時間較長。數字人民幣則可以實時到賬,資金周轉效率高。此外,支付機構『實時到賬』往往要通過『墊資』實現,潛藏著資金挪用、信用違約等風險。而數字人民幣不依賴銀行賬戶進行資金轉移,也減少了清結算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數字人民幣促消費的潛力,還可以從更好發揮其精准性去挖掘。由於數字人民幣具備可編程屬性,可通過加載智能合約用於條件支付、擔保支付等較為復雜的支付功能,這使得數字人民幣可適用於多種不同的環境和關系,比如定向用途、定向人群、定向場景等。隨著智能合約技術進步,數字人民幣的發放形式將更加豐富多樣,有助於精准激發居民消費需求,同時為『三農』『支微支小』等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創新賦能。

  可以看到,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數字人民幣提供了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數字人民幣擴容也助推了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對電子貨幣和支付工具而言,場景豐富程度往往影響用戶選擇和使用體驗,因此,持續完善數字人民幣頂層設計和生態體系建設,強化產品和應用創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顯得尤為重要。相信在有關部門的穩妥有序推動下,數字人民幣可以充分發揮出它的特色功能,讓廣大民眾使用起來越來越『觸手可及』,在提振消費、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大放異彩。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