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談科技支橕高質量發展⑥】
◎本報記者葉青 雍黎
國家高新區經過30多年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新時期下,國家高新區如何支橕區域高質量發展?
『集聚優勢創新資源,加快培育卓越產業集群,全面打造優質產業生態圈,為支橕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高新力量」。』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表示。
有助提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
2月9日,新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公示名單公布,入選的46家創新型產業集群中,至少有31家創新型產業集群是由國家高新區培育形成。
在廣東,惠州仲愷高新區數字創意技術設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已形成『玻璃基板—面板—模組—整機』的全產業鏈條,已有TCL、華陽、德賽西威、碩貝德、九聯科技等12家上市企業。截至2022年底,該產業集群總產業規模達1800億元。
2022年9月,重慶發布國內首個以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為目標的發展規劃,去年4月,西部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暨李克強院士工作站落戶重慶高新區。目前該區已聚集3個汽車產業國家質檢中心,40餘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企業,初步建成全產業鏈生態圈。
國家高新區蓬勃發展的產業集群,正推動著經濟社會穩健快速發展。日前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依托國家高新區等,培育形成具有引領力的質量卓越產業集群。
『這是對國家高新區成為支橕引領高質量發展重要力量的充分認可,更是對國家高新區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支橕建設新時代質量強國的熱切期盼。』重慶市科技局副局長許志鵬表示。
許志鵬認為,培育質量卓越產業集群,將顯著提昇高新區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速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將助力產生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和世界一流企業、形成若乾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將有力支橕高新區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打造高水平創新資源要素集聚「朋友圈」』
國家高新區培育質量卓越產業集群,應該朝哪個方向走?『打造高水平創新資源要素集聚「朋友圈」。』王桂林指出,國家高新區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應加強統籌規劃,推動高端科創平臺向高新區集聚,充分釋放創新引領帶動作用。
王桂林認為,推動國家高新區打造最前端高端的產業,以高質量發展挺起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產業『脊梁』,應做到『三個堅持』:堅持向『高』攀昇,堅持向『新』奮進,堅持向『融』借力。
向『高』攀昇,是指以共性技術改造、優化、重塑傳統產業結構,不斷推動國家高新區產業基礎高級化。向『新』奮進,是指加強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的多路徑探索和交叉融合。向『融』借力,則是發揮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對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最大化提昇國家高新區產業協同昇級的整體效益。
對於王桂林提到的『向「融」借力』觀點,全國人大代表黃勇也持相同看法。黃勇帶領的貴州圖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位於貴陽高新區。『以時空大數據產業,助推國家高新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黃勇認為,要發展時空信息產業,需從完善機制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努力培養行業人纔等各方面共同推進。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代表委員們也關注到,在增強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國際一流科技企業等方面,國家高新區仍有較大提昇空間,需有針對性地加強工作部署。
王桂林建議,抓第一資源,推動高新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堅持以環境引纔、以產業聚纔、以項目留纔,推動人纔、資金、技術、項目同頻共振,發揮高新區高效聚合創新要素的重大功能,構築人纔隊伍蓄水池,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
在許志鵬看來,圍繞質量卓越產業集群建設需求,高新區應加快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堅持聚焦重點領域,實施基礎研究發展行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堅持企業培育,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構建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
重慶市國家高新區正以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為抓手,持續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
『廣州將堅持深化改革,借力《南沙方案》落地,發揮多層戰略疊加優勢,打造最具吸引力的產業生態。』王桂林表示。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