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高質量發展·蹲點日記?一個農業大區的制造業發展『招式』
2023-03-11 09:19:09 來源:新華社  作者:

  新華社天津3月10日電 一個總投資15億元、年產20GW的光伏膠膜項目簽約,一家『鋼鐵巨無霸』老國企踏上智慧創新之路,一家深耕石油鑽采裝備精密鑄造的鄉鎮企業正謀劃著走出國門……走進天津市寧河區的制造業廠區,新氣象、新活力撲面而來。

  寧河是農業大區,人均耕地面積全市第一。近年來,寧河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同時,也在加快推動制造業邁向『新賽道』。

  招大引強,讓好項目願意來

  作為寧河區分管招商和制造業的副區長,開春以來,陳良文全國各地跑,『出差七八趟了,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磕。』

  寧河區稻香、蟹美、景好,但制造業底子相對薄弱,傳統產業發展緩慢,新興產業項目此前也少有落地。為了引進優質企業,陳良文沒少下功夫。他的腦子裡裝有兩本『賬』,一本是已落戶企業的發展狀況,一本是擬落戶企業的需求動向,『隨時了解企業的需求,得知消息,我們第一時間主動對接。』

  在英利能源發展(天津)有限公司的車間裡,記者見到了公司總經理韓帥。他直言,英利之所以選擇在寧河建成5GW高效組件智能制造基地,就是因為『快』。2021年2月開始洽談,當年7月就完成了落戶,9月試生產。現在,已經滿負荷運轉了。

  英利能源發展(天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白吟也感同身受,去年11月,隨著公司產能提昇,倉儲開始緊張,園區了解後主動幫忙找場地,很快便完成了1萬平方米的倉儲擴容。

  這只是寧河『招大引強』的一個縮影。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和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等形成汽車制造產業集群;新能源新材料板塊主攻光伏發電、電動自行車和新能源電池制造,去年產值達30億元,實現翻倍增長……如今,越來越多的制造業新興業態匯聚寧河。

  『我們抓經濟、抓招商、抓項目,全年計劃落地實體項目120個以上,其中投資額超過10億元的大項目6個以上。目前看,還是很有信心。』陳良文說。

  轉型求變,老企業煥發新生

  十幾米高的大屏幕前,十多位生產調度人員,實時監測著生產數據與設備運行情況,輕點鼠標就能完成調度指揮。天津市新天鋼集團聯合特鋼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張璞錡告訴記者:『這裡是企業的大腦,也是智慧核心。』

  作為天津的『鋼鐵巨無霸』,重整之後的新天鋼集團涅槃重生,走上了『智慧』『綠色』『創新』的轉型之路。

  老員工都記得,曾經企業光環保罰款每天就要繳納數萬元。如今,車間煙塵不再、廠區綠樹環繞,去年,企業通過了超低排放驗收審核,被評為『3A級工業旅游景區』。

  新天鋼集團聯合特鋼有限公司園區。受訪者供圖

  『以最清潔、最低耗、最友好的方式生產工業的糧食——鋼鐵,與解決「卡脖子」技術一樣具有社會價值。』新天鋼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盧小龍有著他的思考。

  技術人員崔猛則深刻地感受到公司創新的動力。他說:『現在,每個月都有3到5個新牌號鋼種生產,新品種、新規格產品佔比達3成以上。』

  去年12月,天津提出『十項行動』,其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是重要一項。寧河區工信局副局長王彥坦言,寧河過去的制造業以勞動密集型、高耗能企業為主,在政府積極引導下,通過強化新基建布局、智能化企業梯次培育、推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等方式,傳統產業『轉型昇級』已全面邁開步伐。

  排懮解難,讓投資者有勁頭

  聽說天津榮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甩掉了一個背負許久的『包袱』,記者趕緊去一探究竟。

  這是一家成立幾十年的鄉鎮企業,多年來深耕石油鑽采裝備精密鑄造領域,也經歷過一番起伏。

  智能機器人在榮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作業。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公司總經理莊合義講述了『去包袱』的過程。集團橋北廠區發展空間受限,決定整體遷入寧河經濟開發區。新廠順利投產,老廠卻就此閑置,久久無人接手。

  在寧河區工商聯召集的一次例行『暖企驛站』活動中,莊合義講出了他的困擾。沒多久,區裡就組織多部門上門調研。問題很快有了解決方案——由寧河區政府出面,協調有關部門,將老廠區整體收購、重新規劃。

  寧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閻偉感慨道,搭一座政企良性互動的橋梁,合力解決堵點、痛點、難點,纔能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在寧河一處建設工地,400多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場地外牆上寫著:新建年產6萬噸調味品項目。

  正在建設的,是由北京遷至天津的調味品龍頭企業——特味濃集團。項目計劃今年7月底完工。

  特味濃集團『新建年產6萬噸調味品項目』施工現場。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為了讓我們盡快投產,政府沒少幫忙。』特味濃集團總裁姚欣說,去年北京工廠面臨搬遷難題,來寧河實地考察後看中的地塊,卻是另一家企業的閑置用地。

  寧河區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會商,達成了空置企業撤出、新企業盡快落地的共識。『政府為我們專門成立了服務專班,從簽訂土地協議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僅用了13天,之前這是不可想象的。』姚欣充滿感激。

  『制造業是天津的根基,是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們將繼續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推進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讓寧河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沃土。』陳良文說。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2023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