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習近平兩會時刻?產業高質量發展辯證法
2023-03-09 08:32:02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興產業如火如荼。對這個事,亦喜亦懮。』

  3月6日下午,在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聽取曾毓群委員發言後講了這樣一番話。

  △2023年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來自寧德時代的曾毓群委員向總書記匯報,企業在全球動力電池的份額已達37%,連續6年全球第一。

  △曾毓群委員圍繞佔領全球新能源產業制高點發言。

  『亦喜亦懮』,喜的是我們這一行業走到了世界前頭。

  這些年,以寧德時代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努力佔領全球新能源產業制高點,著實跑出了亮眼成績——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10的企業集團裡中國佔了3席,動力電池裝機量前10的企業裡中國佔6席。

  2022年,中國出口新能源汽車67.9萬輛,同比增長120%,連續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

  △寧德時代成都新津生產基地

  可喜成績的背後,總書記有著更深邃的思考:『懮的是,就怕來個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哄而散。』

  此前一天,在江蘇代表團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提起在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上的叮囑:『我當時說,新班子起來了,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乾快上的衝動,也就是不能不按規律辦事,急功近利、急於出成績。要把這種浮躁心理、急躁心態都壓下來,紮紮實實、踏踏實實地搞現代化建設。』

  『大呼隆』是一句俗語,常用來形容做事虛張聲勢、不講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工作中不能搞大呼隆。

  2020年底,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強調『農民進城要符合客觀規律,保持歷史耐心,不要大呼隆推進,更不要受不正確的政績觀所驅動』。

  這次總書記強調新興產業要防止大呼隆,是基於國際環境深刻復雜變化作出的清醒判斷和思考。他指出:

  『參與國際競爭,還要搞好統籌規劃。市場有多大?風險在哪裡?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軍深入,最後卻被人兜了底。要看到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國際斗爭風雲變幻。在人家對我們零和博弈情況下,還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啊!』

  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國家產業政策一定要穩慎,制定產業政策、推動產業發展都要穩慎。希望我們的新能源產業,既要抓住機遇順勢而上,也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

  △廣州一家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機器人手臂在安裝汽車輪胎。

  大發展之下,『穩』是基礎、是前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不停步、能快則快,爭取最好結果。』

  正是在這種辯證思維引領下,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突破性發展。

  2021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13.4%,比2014年累計提高5.8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0億千瓦,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超3億千瓦,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底,我國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國際領先……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興產業的『亦喜亦懮』,蘊含著深刻的東方智慧、辯證思維,不僅指導過去,也指引未來,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論。

  監制?耿志民

  制片人?興來

  主編?寧黎黎

  執筆?張亞楠

  視覺?江雨航

  校對?劉欣顏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