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3月6日下午
日程: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
『同民營企業家,有個怎麼交朋友的事。』
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讓來自浙江的陳小平委員感觸頗深。他如數家珍:『您講過交朋友「四心」,政治上關心、思想上交心……』
親清政商關系裡蘊含著方法論,體現著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內在邏輯。
千難萬險、千辛萬苦,習近平總書記深知民營經濟發展不易,並一貫予以鼓勵和支持。他多次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自己人』,這一次聯組會上,總書記再次提起,既是堅持不變的政策導向,也是新形勢下的戰略取向。
如何防止風吹草動下的疑慮,如何破局『卷簾門』『玻璃門』?總書記特別強調:『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關於「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信號實,政策更實。兩個『給予』,對民營企業來說如春風化雨:『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舉例放管服改革:『「放」了以後,「管」跟上了沒有?「服」到位了沒有?這是一體的。一談「放」,就要把後面的「管」和「服」備好。不立不破。』
統籌破與立,洞察時與勢,把握制與治。落點,就在高質量發展。
來自寧德時代的曾毓群委員,講到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建議加強上游礦產資源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深以為然。大發展之下,『穩』是生命線:『你們產業發展要穩慎,我們制定產業政策也要穩慎。你講到上游礦產,人家對我們「卡脖子」有些恰恰就是從上游開始的。發展海外礦產資源,也要有准確預期。既要抓住機遇,也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備豫不虞,語重心長。『新興產業如火如荼。對這個事,亦喜亦懮。』『懮的是,就怕來個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哄而散。參與國際競爭,還要搞好統籌規劃。市場有多大?風險在哪裡?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軍深入,最後卻被人兜了底。要看到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國際斗爭風雲變幻。在人家對我們零和博弈情況下,還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啊!』
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守正與創新、活力與秩序……既辯證又統一,既著眼長遠又腳踏實地。這也是源於治國理政生動實踐的總結昇華。
這樣的思考,貫穿民營經濟發展始終。來自江西的謝茹委員講到『萬企興萬村』時,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之餘,叮囑道:
『這是個壯舉。萬企幫萬村、萬企興萬村,從扶貧到振興,城鄉一體化、工農一體化,民營企業在這方面的潛力是巨大的。但說到資本下鄉,投資要投到點上。有的投資南轅北轍,那不行。18億畝紅線,要保證農田不能非農化,更不能非糧化,結果有些地方投資全「非」了,農業大棚搞成了「小別墅」。把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做什麼、怎麼做,還要加強頂層設計、分類指導。』
『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天地廣闊,同時也面臨補短板之難:『鄉村金融,有些錢都沒有真正用到農民身上。這一次我們研究機構改革,有的措施就是有針對性的。』
『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不停步、能快則快,爭取最好結果。』習近平總書記講得透徹。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民營經濟一路風雨一路歌,這又何嘗不是中國發展的生動縮影?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不信邪、不怕壓、不避難,風雨無阻向前進。六個詞,生動描繪了從昨天到明天的堅韌中國。會場內,習近平總書記聲音沈穩有力:
『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必須做到沈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於斗爭。』
《人民日報》( 2023年03月07日01版)
- 陳鈺琪就說"粉色太娘了"道歉:之後會更加謹言慎行2023/01/2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