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兩會現場觀察)
時間:3月5日下午
日程: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
來自江蘇鎮江一家農機合作社的魏巧代表,說起來當年回鄉務農,還是緣起於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到鎮江農村時的一個考察細節。
學農、務農,新時代的『新農人』,在斑斕田野上大有作為。
聽聞魏巧代表『種了2萬多畝水稻』,總書記笑著問:『在南方,這個規模可不小,體現出高效來了吧?機械有了規模就可以施展,現代農業的舉措也可以施展。』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鄉村振興插上了科技翅膀。習近平總書記由此感慨:『我就想啊,今後我們的青年一代,我們的知識分子、專家們,雙向發力。一方面城鎮化的潛力還很大,對「新市民」也要完善政策導向;另一方面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人纔、勞動力。這個領域,面臨農業現代化的資源要素如何優化的問題,知識、優質勞動力怎麼到農村去,國家和各級政府也要有一些政策和導向支持。』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
『過去講「蘇湖熟,天下足」。曾幾何時南糧北調,現在變成了北糧南調。但是我們南方的省份,自己的責任田還是要保住的。在大格局下,大家都要有自覺性。「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必須堅持。南方這種責任要擔起來,最起碼現有的面積、產量不能再減少。』
飯碗裡,盛著民意,連著民心。在福州當市領導時,習近平同志就把抓『菜籃子』作為第一要務,每天看菜價。
『當地叫「三日不見綠,兩眼冒金光。」能不能吃上菜就是政治。現在我們有一些在基層的乾部,特別是一些年輕乾部,忽視了這方面的問題,這是不行的。耕地紅線是終身追究的,退休了也得追究。這都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
鄉村振興的大棋盤裡,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這些年,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談到這個話題,總書記提起看過的一個關於『培養一批「一縣一業」重點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後皺了眉頭,這個事情不好下指標。一個縣是不是光靠一個產業去發展,要去深入調研,不能大筆一揮,撥一筆錢,這個地方就專門發展養雞、發展蘑菇,那個地方專門搞紡織,那樣的話肯定要砸鍋。』
字裡行間,蘊含著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推進『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辯證。習近平總書記講得朴實而深刻:『一個城市是不是就靠一業來發展,那不一定。靠幾業,靠什麼業,都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具體情況去定,不能下單子。』
- 陳鈺琪就說"粉色太娘了"道歉:之後會更加謹言慎行2023/01/2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