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側記
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
3月5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燈光璀璨,暖意融融。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當天,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來到他所在的江蘇代表團,同大家共商國是。
140多名江蘇省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總書記的到來。
習近平總書記面帶微笑,向大家頻頻揮手致意。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四赴江蘇,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兩個率先』殷切期望,擘畫『強富美高』宏偉藍圖,每逢關鍵時期、重要節點,都會為江蘇指航定向。
一個多月前,作為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選人,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參選,以全票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參選全國人大代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飽含深意、寄予厚望。
『很高興,作為新一屆全國人大江蘇代表團的成員,同大家一起共商國是。』審議現場,總書記說。
坐在總書記對面的單增海代表剛一發言,總書記就認出了他:『你今天在代表通道接受記者采訪了吧?』
『是的。』
『我看到了。』
單增海是一名來自徐工集團的工人代表。這次他給總書記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2017年您考察徐工時乘坐的220噸全地面起重機,關鍵指標已達到全球第一,國產化率由原來的71%提昇到100%。』
總書記插話問:『你們起重機裡面的芯片,是國產的嗎?』
『全是國產的。』
單增海進一步介紹,他們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科研投入,產品零部件國產化率從62%提昇到91%。
總書記肯定地說:『你們的工程機械是做出來了,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從全世界來看,我們現在的制造業門類品種是最齊全的。同時,我們還要再提昇,向中高端走,我們高質量發展要體現在這裡。』
從制造業談到發展與安全的辯證法,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靠國際市場不行,單靠『一招鮮吃遍天』也不行,必須依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來自鎮江新區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魏巧代表,是一名返鄉創業的『80後』。
2017年4月,經過認真思考,魏巧和愛人分別辭去中科院和北京大學的工作,從城市回到鄉村,成了數字化大田種植的行家裡手。
面對總書記,她談及選擇初衷:『您2014年在鎮江考察時說「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我記得那天深夜,父親打電話跟我說,總書記高度贊揚農業專家趙亞夫,你們兩口子都是學農的,希望你們能回來接我的班,像趙老一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我們現在種植了2萬多畝水稻,畝產達1100斤,通過數字化管理,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還有效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魏巧介紹說。
『2萬多畝,在南方面積是不小的。這樣機械可以施展,可以搞現代設施農業。』總書記肯定道,『你父親是知青,有這個感情,同時你是學農的,有專業優勢。』
從魏巧的職業選擇,總書記進一步思考鄉村振興中的人纔問題:『我們現在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人纔和優質勞動力。我們的年輕人、知識分子,也要雙向流動。一方面在城鎮化過程中成為新市民,另一方面農村對人纔需求很大。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這方面國家要有一些導向,有一些政策支持。』
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審議中,總書記進一步要求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總書記特別強調了糧食安全:『蘇湖熟,天下足』,過去是南糧北調,現在北糧南調,吃大米靠東北。但是南方自己的責任田,自己還是要保。我們有『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米袋子』省長負責制。現在的面積和產量,你不能再減少,不能出了問題就讓國家給調糧調菜。
說到這裡,總書記談及往事:我在福建工作的時候,每天都要看吃菜的問題。福建人說『三天不見綠,兩眼冒金光』,吃不上菜那就是政治,這種意識是很強的。現在一些乾部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和經驗,忽視這些是不行的。我們現在叫耕地紅線終身責任制,在哪一任耕地紅線突破了,退了休也要追究。這是『國之大者』。
在總書記的心中,江蘇的未來發展圖景應當是『綠意盎然』的。
許昆林代表發言時,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詢問了太湖的水質如何,還有沒有藍藻。在隨後的發言中,總書記又提及這個問題。
『歌裡唱「太湖美」,多美啊!但一想起藍藻,就起膩了。工業和生活排放一度對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氣。我們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銀山」,反而成了虧錢買賣。』總書記語重心長。
『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談高質量發展,不談新發展理念不行。』習近平總書記談及江蘇發展曾經走過的一段彎路:
當年蘇南蘇北不對稱,蘇北有發展的『衝動』,搶著承接其他地區淘汰下來的污染企業、夕陽產業。響水一聲爆雷,就是當時埋下的惡果。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走急就章、竭澤而漁、唯GDP的道路。這就是為什麼要樹立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也就在這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
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代表介紹了當地把傳承『新安旅行團』光榮傳統作為立德樹人重要內容,加強基層教育的情況,『孩子們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
新安小學是『新安旅行團』的母校。當年,戰火硝煙中,稚氣未脫的小小少年,不畏艱險,行程萬裡,以文藝為武器,宣傳抗戰救亡主張的光輝歷史,已成為永不褪色的精神財富。
2021年『六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新安小學少先隊員們,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
『孩子們聽說我要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他們有許多心裡話想對總書記說。』張大冬說。
『給孩子們問好啊!』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回應道。
說起這些小家伙,總書記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的青少年時代:『我也是戴著紅領巾過來的。因為上學早,第一批入少先隊沒有發展我,還哭了鼻子。後來當上少先隊旗手,熱血沸騰。』
『基礎教育,承擔著非常光榮艱巨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們的教育要善於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一地一域,折射時代的壯闊變遷。
十年前,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寄予江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厚望,前者著眼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後者直指民族復興中長期願景。
十年後,開啟新征程。江蘇在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正火熱推進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催人奮進: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新征程上,江蘇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抓好當前。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希望江蘇全省廣大乾部群眾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以當表率、作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擔當,上下一心、真抓實乾、奮發進取,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
會場裡,掌聲如潮。
東方大國,不捨晝夜,與日俱新。
- 陳鈺琪就說"粉色太娘了"道歉:之後會更加謹言慎行2023/01/2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