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翟坡鎮任小營村種糧大戶馬有永——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本報記者馬躍峰
雨水節氣剛過,麥苗返青。河南新鄉縣翟坡鎮任小營村的田地裡,固定式噴灌機輕噴水霧,1500多畝小麥飽飽『喝』了頓返青水。
『建良田,多打糧。』種糧大戶馬有永滿是笑意。今年新鄉縣對原有高標准農田改造提昇,打造15萬畝高標准農田示范區。年後新裝智能化噴灌設備,馬有永第一批『嘗鮮』。
『噴灌一噴,地裡生金。』馬有永算了賬,用自動噴灌設備,每畝地節約電費20元、人工費60元,1500畝地能節約成本12萬元。按當前的苗情,預計每畝小麥能比去年增產50—100斤,僅小麥一項,每畝地能增收100多元。
馬有永今年61歲,種糧23年,流轉土地5270畝,對高標准農田的好處感受頗深。沒建高標准農田時,他一提澆地就揪心。機井少,一眼井要覆蓋70多畝地,十天半月纔能澆一遍。一條電線供七八眼機井,電壓低,出水少,水泵還容易壞。2017年,任小營村開始建設高標准農田。新增多條電線,確保穩定灌溉。新增22眼機井,每眼井覆蓋灌溉面積縮小到30多畝,一周就可以把全村1500多畝地澆完。
『高標准農田建成後,幾乎年年增產增收。』馬有永說,以2022年為例,5000多畝流轉土地,種一季麥子、一季青儲玉米和大豆,比2021年增收300多萬元。從2011年到2020年,新鄉縣建成30餘萬畝高標准農田,近兩年,縣裡增加投資,提昇節水灌溉綜合能力,產量進一步提昇,受益農戶齊聲稱贊。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這話說到俺們心窩裡了。國家政策好,俺們農民就更有乾勁,希望出臺更多惠農政策,讓廣大農民把自己的飯碗端得更牢。』馬有永說。
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陳寧——
在實踐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本報記者王 玨
走進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95號的老捨劇場,觀眾不僅可以欣賞戲劇,還可以觀看展覽,體驗VR(虛擬現實),品嘗咖啡。北京市文聯依托老捨劇場為核心的創展空間,滿足各門類藝術家創作交流、展覽展示、評審鑒賞等需求,打造『大戲看北京』的專業平臺。
『近年來,北京市文聯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動創作優秀作品」有機結合,吸引文藝工作者,搭建更多平臺,探索良性機制,轉向創作服務型組織。』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陳寧說,北京市文聯通過實行『文藝創作扶持專項資金』『優秀文學作品獎勵』『老捨青年戲劇文學獎勵扶持計劃』,每年扶持各藝術門類文藝項目近百項。
好的機制可以激發文藝創作的活力。北京市文聯健全包括管理、服務、孵化在內的創作保障機制,搭建創作服務平臺。『我們高度重視文藝人纔隊伍建設,不斷加大優秀文藝人纔的評選推介力度,提昇文聯系統引導文藝創作的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發布年度《文藝創作選題指南》。』陳寧說。
同時,文藝工作者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陳寧介紹,『北京文學走出去』系列活動開展3年來,推動27部作品輸出到17個國家,北京文學作品走進15家世界知名圖書館。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陳寧說,這為新時代做好文化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新時代文藝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期待全國兩會更加關注文化領域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支橕。』
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黨總支書記餘貴林——
帶領村民同奔致富路
本報記者楊文明
雲南省怒江?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是遠近聞名的『百萬村』,村民們在致富路上忙得紅紅火火。
『種地只夠自己吃,好不容易收點菌,翻山越嶺纔能賣出去。』說起從前,秋那桶村曾經的貧困戶餘貴林苦不堪言。秋那桶村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的最北邊,出行極其不便。『不是沒想過出去掙錢,但家裡老的老,小的小,需要有人照護。』餘貴林這樣的貧困戶,秋那桶村不少。
出不去,那就想辦法在村裡發展。政府組織餘貴林和其他幾位村民前往浙江、福州參觀學習後,餘貴林開起了村裡第一家客棧。『學習後纔知道啥叫民宿、啥叫服務。』餘貴林感慨,找對路子,纔能更好發展。不僅自己成功脫貧,餘貴林還順利當選秋那桶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這兩年,又張羅起了村集體經濟。
有資源無資產,有優勢無出路,盤清秋那桶村的基礎條件後,餘貴林在怒江州組織部門的指導下探索集體控股、村民入股,成立建築公司和酒店服務管理公司,借機發展旅游,帶動群眾就近就業。
『建築公司承接幫扶項目,以工代賑。看不懂就學,做不來就問,家門口掙錢大家都有勁。』餘貴林說,在各方幫扶下,村裡的建築公司解決了沒技術、沒經驗、沒機會的問題,成立了怒江建築產業園。村集體依托村裡慢慢火起來的旅游業開辦餐具洗滌廠、酒店服務公司、農特產品加工廠等,2022年,秋那桶村村集體經濟稅前收入突破200萬元,淨收入155萬元,成了『百萬村』。而去年,怒江州各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實現了10萬元全覆蓋,打造出6個『百萬村』。
如今的秋那桶,道路整潔,屋捨儼然。村民們正計劃靈芝種植、土雞養殖生意,村裡裝了101個攝像頭,在家就能觀察田裡和圈裡的情況。餘貴林乾勁滿滿:『今年全國兩會,肯定少不了鄉村振興利好聲音,我們村的目標,是下一個100萬!』
力神電池(蘇州)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劉毅——
在良好營商環境中謀發展
本報記者王偉健
2月13日上午9點左右,力神電池(蘇州)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劉毅的辦公室裡來了兩位客人,他們是江蘇省蘇州科技城招商局的工作人員。剛進門,他們就忙開了,現場指導劉毅准備資料,幫著他熟悉申報流程……『如果沒有蘇州科技城管委會的全力支持和悉心服務,我們這個投資28億元的項目可能就得黃了。』劉毅說。
力神電池蘇州公司是蘇州科技城一家生產鋰離子電池的大型企業,每天最多可以生產100萬支圓柱形鋰電池。2022年,公司急需增資擴產,但在推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插曲。
事情還得從幾年前說起。2017年,力神電池蘇州公司一期項目投產時,因生產需要,4號生產車間被改建成了倉庫,但由於公司人員更替,沒有將變更後的設計圖紙送住建部門審圖中心進行審查,以至於項目無法辦理竣工驗收,導致一期項目一直未能取得不動產權證書。
『一期項目的證書沒有辦下來,公司總部存在比較大的顧慮,便遲遲沒有對蘇州公司的二期項目進行內部立項。』劉毅說。2022年9月,蘇州科技城招商局項目服務處負責人王平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企業的這一情況後,便立刻行動起來,組織經發、建設、招商、環保等各方面的工作人員召開緊急協調會議,並由蘇州科技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洪紹平牽頭,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
僅僅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力神電池蘇州公司就拿到了不動產權證書。顧慮消除了,力神電池總部公司也終於做出了在蘇州公司增資擴產的決定。『期待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更多關注優化營商環境的問題,我們對此充滿信心和乾勁。』劉毅說。
湖南省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副校長盤玖仁——
讓鄉村孩子共享優質教育
本報記者吳 月
輕輕點擊觸控屏,伴隨動畫效果,一套多媒體課件映入眼簾。湖南省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四年級教室裡,47歲的副校長盤玖仁正熟練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有了數字教育資源,山裡的學生們學得更好了!』從教30年,他見證了鄉村教育的進步。
『這幾年,學校的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都有了很大改善。』盤玖仁向記者細數:教學樓、操場、校門翻新了,校園更加美麗、整潔;教室裡,每個班都安裝了電子白板,可以聯網播放多媒體資源;學校地處山區,過去移動通信等設施相對落後,去年鄉裡新建了6座通信基站,老師們查閱網絡資料更便捷了。
除了硬件設施改善,學校師資力量也逐步得到補充。『去年,我們又迎來兩位新老師!』盤玖仁高興地說,『他們都是剛畢業的公費師范生,很能乾!』如今,學校大部分老師都是90後、00後,還有了更專業的音體美老師。
教師用心教,學生用心悟。如今,塔山瑤族鄉的孩子們在學校接受著更好的教育。『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更加注重提高教學質量,還提昇了課後服務水平。下午下課後,盤玖仁和老師們帶領學生學習下棋、舞蹈、樂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再過幾個月,又有一批六年級學生將從這所鄉村小學畢業。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的老師們堅守在鄉村,用心點亮鄉村孩子的夢想。盤玖仁說:『希望今年全國兩會更加關注教育領域,我們要借著東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讓鄉村孩子共享優質教育,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網友寄語兩會:
——今年全國兩會,我最關心鄉村振興,建議在體育產業發展條件較好的地方,試點體育文化產業下鄉,整合鄉村閑置資源打造鄉村體育文化公園,助力鄉村振興。
——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當前和今後的主旋律,工業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建議動員、鼓勵、政策支持龍頭企業進駐山區縣工業園區,引領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地方財稅收入,更好惠及民生。
——希望有關部門能統籌規劃,加大傳統文化保護力度,在文化建設方面作出系統性部署,拓展優化傳播渠道及方式,多輸出優質內容。
——希望各類APP的適老化功能更多更好用,讓老年人也能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 陳鈺琪就說"粉色太娘了"道歉:之後會更加謹言慎行2023/01/2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