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全國人大代表印萍: 厚植為民情懷 守護淨灘碧海
2023-02-26 10:51: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印萍格外忙碌。她連續前往青島市嶗山區大河東濕地、萊西市姜山濕地現場,回訪查看濕地的恢復與保護情況。這兩處濕地的保護與修復是破解海洋公益訴訟中生態環境修復途徑、資金渠道、評估標准等難題的重要實踐,這些調研回訪也是為她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的議案『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訴訟法》』做好准備。

  因為長期從事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環境領域的科研工作,印萍始終把保護自然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視為『國之大者』,在從事本職工作和履行人大代表職責中,保持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隨著沿海地區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海洋和海岸帶面臨日趨嚴峻的生態空間緊縮、生態環境退化、海洋災害風險上昇等問題和挑戰。印萍一方面立足本職努力做好科研工作,以優異的科研成果支橕和服務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她深度探索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國家制度建設和法律建設,在過去五年的履職工作中,先後提出了36件建議和兩件議案,其中『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保障體系建設』『科研與司法互動,建立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技術平臺』『開展滸苔綠潮早期防控』『加強濱海濕地固碳能力服務國家碳中和目標』等建議多次被列為重點督辦建議。

  2019年兩會前,印萍應邀參加了最高檢組織的『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推進會,在會議上了解到檢察公益訴訟快速發展的形勢,以及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難、損害鑒定難』等問題。因為長期從事海洋生態環境研究,她非常敏感地意識到,應該發揮國家公益性海洋調查研究單位的科研和檢測技術優勢,助力海洋公益訴訟工作。充分調研後,2019年兩會,印萍提交了『完善海洋生態環境領域檢察公益訴訟相關制度機制』『科研與司法互動,建立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技術平臺』等建議,得到了最高檢、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的高度重視。在建議辦理過程中,她應邀參加了多次調研活動。

  在一次履職調研中,印萍了解到青島市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濕地生態損害公益訴訟案,歷經30多次現場勘查、10多次專家論證,依然因『這裡是否曾經是濕地』的爭議而致案件推進困難。於是印萍帶領團隊開展現場勘驗,調閱衛星遙感資料,出具濱海濕地生態環境損害專家意見,出席聽證會,推進案件迅速辦結。同時,基於團隊豐富的科研經驗,她又提出濕地生態修復方案建議。最終,涉案區恢復成為水草豐茂、沙鷗翔集的河口濕地和旅游景區,這一案例也成功入選全國海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中國濕地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服務人民,為了人民。』印萍表示,作為第十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她將始終圍繞黨和政府關注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堅定人民立場,積極建言獻策,依法履職盡責。

  (本報記者劉艷傑)

責任編輯:江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