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一杯長江水千裡北上 甘甜如初
2023-01-30 07:15:09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這個春節,有很多北方地區的老百姓喝上了長江水。根據最新數據,南水北調工程目前已累計調水598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的1.5億人。今天(1月29日),讓我們用特殊的視角,看看這一杯跨越千裡的長江水是如何保持甘甜如初的?

  不久前,河北邯鄲的叢臺區新建了南水北調工程的配套水廠,讓周圍33個村子在這個春節喝上了長江水。

  這一杯水在抵達李進民家中之前,要經歷大約9天、780公裡的漫漫征程。如何守住甘甜的水質是沿途的第一道難關。

  9天前,在起點處的河南渠首,自動取水設備正在采集水樣,pH值、溶解氧、含氟量……最多時會有89項指標實時匯總到監測平臺中。

  在一個個水質監測站的保護下,這些來自南方的水一路向北,輸送了大約5天之後遇到了第二道難關——黃河攔住了它們的去路。想要繼續北上,只能在黃河下方挖出一條通道,讓南水從水下穿過。

  滾滾黃河對水底的壓力可想而知,在如此巨大的水壓之下,確保隧道安全成了重中之重。

  我們通過三維透視還原了水下的場景。兩條平行的隧洞深埋黃河之下23米,每條隧洞中,密密麻麻上千個傳感器環繞著上下左右每一個方向。最近時每隔3米就會有一個監測壓力的傳感器測量著細微的壓力變化。即便是隧洞出現0.01毫米的位移,調度人員都能精准掌握、立刻反應。在平安穿越黃河之後,南水進入到隆冬季節的北方,隨時驟降的氣溫讓它再次面臨嚴峻的考驗。

  在水下,8對超聲波流量計24小時不間斷工作,實時監測著水溫、流速、水位等一系列指標。一旦發生任何異常,攔冰、擾冰設備將立刻啟動。正是在像這樣的10萬多個傳感器和7000多個攝像頭的守護下,讓南水經過了重重難關。如今,流進百姓家中的一杯水,硬度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也讓多個流域內的生態系統得到了滋養。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