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南京『小店計劃』帶旺消費(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2023-01-13 08:35:2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來一份田園時蔬』『再加兩份冰粉……』

  1月11日,我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第四天。晚上7點,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珠江路地鐵口的及及美食廣場人聲鼎沸。三貓黑魚花餐廳內,42張餐桌座無虛席,16名員工忙得不可開交。

  『越忙越開心。』剛在廚房幫忙切完小菜、配好果盤,店主羅君又跑回前廳收拾餐餘垃圾,『政策支持、自己努力,生意一天天好起來!』

  一頭連著就業,一頭連著消費。在南京,像這樣的小店超過19萬家。

  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南京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實施『小店計劃』,從引客流聚人氣、降成本增效益等方面入手,為城市經濟添能量、增活力。

  小店客流回昇人氣旺

  麻辣黑魚花、乾鍋花菜……11日晚上6點半,市民胡靜和朋友們來到三貓黑魚花餐廳聚餐。『好久沒在一起聚了,大家見了面都很開心!』胡靜笑言。

  元旦假期,南京發放第三輪消費助力券,可以用到2月5日晚上。胡靜『搶』到兩張券。『晚餐用消費助力券抵消50元,再加上店鋪優惠50元,3個人實際消費208元,很劃算。』

  『前段時間,有互聯網平臺聯系我,說南京正在實施「小店計劃」,將投放三輪共5000萬元的消費助力券,使用場景向小店傾斜,並聯合互聯網平臺集中優勢資源為小店促銷引流。我覺得這是好機會,應該積極參與進來。』羅君趕在元旦節前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活動,並上線經營。

  2022年12月16日開始,『南京消費發布』官方賬號開展『特色暖心小店大聯播』活動。特別是在元旦假期,每天直播超過12個小時,每隔15分鍾送出一波『滿100元減50元』的消費券。截至目前,共有448家小店商戶參與直播,累計交易額超8800萬元。

  羅君記得,元旦假期第一天直播頭一個小時,店裡就獲得34份團購訂單。1月11日,午晚餐共接待101桌顧客,其中有1/4是用消費券團購,營業額大約恢復到疫情前的八成。

  新年伊始,南京大街小巷煙火昇騰,茶飲、餐廳、小吃店門口排起長隊。據南京市商務局統計,目前,城市小店基本恢復正常營業,營業額較2022年12月初平均增長70%以上。

  1月11日晚上8點,南京一家炭火烤肉店仍有顧客等位。『我們沒有出現在直播間,但最近我們參與了數字昇級,在電商平臺開網店。』烤肉店店主任飛說,南京市商務局聯合銀聯等平臺,對小店實行零費率線上開店、零費率線上運營培訓、指定時段零費率傭金,『平臺手把手指導開網店、拍短視頻的技巧,同樣給店裡帶來了人氣。』

  逾10萬家小店獲得減稅降費融資等支持

  1月11日這天,最近入駐南京鼓樓區金銀街的手辦店『模術』,共有8筆進賬,銷售收入超過2000元。

  這家開在集裝箱裡的小店,只有14.6平方米,卻頗為亮眼:一個個縮微場景精致小巧、琳琅滿目,有山海、建築、科幻等主題。

  此前,店主王磊對開不開實體店較為糾結:『我們的貨品講究個性定制,要想發展好,就要通過互動體驗吸引顧客,開實體店是重要一環,但開實體店成本高,何時回本心中沒底。』

  『可以「拎包開店」,免租金,幫助裝修,賺錢之前風險共擔,賺到錢後街區抽成15%。』金銀街街區運營平臺打來的一個電話,讓王磊下定了決心。

  原來,鼓樓區結合『小店計劃』,發展一批特色商業街區,改租賃為聯營,降低入駐商戶經營風險。

  元旦前夕,王磊拿到小店鑰匙。黑色外立面、兩面大落地窗、內部工業風——一切按照他的意願裝修。街區還給店面和門頭統一布置亮化設施,並貼心地安裝了空調。

  按照南京市出臺的《關於促進首店經濟發展的若乾措施》,王磊的店面可獲得5萬元至10萬元獎補資金。『這幾天,我正在填報材料,計劃用這筆資金添置3D打印機,做貨品設計。』王磊說。

  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准施策,助力企業減負增能,南京還將小店納入『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引導小店進駐鄰裡中心、公共市集等載體。

  前不久,謝瑋在秦淮區扇骨裡社區的綜合服務中心一樓開起一家小超市,『比起開在街上的門面房,這裡不僅租金便宜了20%,還可使用中心的社區食堂、會議室等。』

  這間不大的夫妻店,是社區根據居民生活需要特意引進的。社區主任曹麗萍介紹,街道和社區整合『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年度優秀等級獎勵資金40萬元,用於軟硬件建設,『既便利了居民,也扶持了飲食店、家政店、維修店等便民小店。』

  目前在南京,超過10萬家小店獲得減稅降費融資等支持。

  推動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數字化發展

  當羅君在店裡跑前跑後的時候,32歲的南京市民王唯唯出攤了。

  日落時分,王唯唯將在家做好的20多個蛋糕打包,裝進汽車後備箱,駛到凱瑟琳廣場。停車,橕開後備箱,取出小冷櫃,鋪上桌布,支起『小美伢甜品店』。

  放眼望去,燈光亮起的廣場上,這樣的『移動微店』有20餘家,一個個小音箱裡流淌出音樂,營造出年輕人消費與社交的一方天地。

  2022年初,全職媽媽王唯唯萌生做點小生意的想法。因暫無開店本金,她就把汽車後備箱拾掇一番,當做『店面』。

  『最初,我在棲霞區和鼓樓區交界的五馬渡馬路上擺攤。』王唯唯回憶,當時那裡已形成後備箱市集,幾十輛車將四條車道佔了三條,存在安全隱患。

  『對這些「移動微店」,一關了之未必是好辦法。』南京市商務局局長張志超說,借助『小店計劃』契機,商務、市監、城管、文旅、公安、衛健等部門聯合發文,豐富應用場景內容,推動業態創新昇級,支持『移動微店』發展。

  後備箱市集從五馬渡轉入達摩古洞景區,由南京汽車後備箱文化市集發展聯盟組織,並提前向城市管理部門報備。王唯唯辦了健康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

  前不久,南京市相關部門考慮到氣溫較低,又將後備箱市集轉移到市區綜合體廣場、商業街區、居民小區,惠及3000餘家『移動微店』。

  出生於1998年的南京小伙朱鴻飛,用後備箱開起了一家牛肉漢堡店。『機動靈活和創意百搭是我們的優勢,哪有市場就去哪出攤。「小店計劃」實施以來,我參加過商場促銷、美麗鄉村、迎接新年等活動,最多的一天賣掉了100多個漢堡,賺到1500元。』

  南京著力推動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數字化發展,迄今逾萬家小店獲得直播帶貨、參與數字化昇級等支持。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