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洋河畔,草木金黃。西藏『桃花第一村』——林芝市林芝鎮嘎拉村,就坐落於群山腳下的尼洋河邊。
沿著平整的村道,車徑直開到村中心『團結廣場』。
村委會主任尼瑪多吉是個孔武有力的中年漢子。他笑著迎上來,帶我們走進廣場一側的『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今年3月剛建成開放,這裡,能看到嘎拉村變美變富的全過程!』
展館裡,兩件展品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一件,是一只已經泛黃的大螺號。『以前村裡連「大喇叭」都沒有,要通知群眾什麼事,得靠村乾部的「亮嗓子、腳板子」,召集群眾開會,就得用它!』尼瑪多吉抬手一指。『現在呢?連老人都用上智能手機了,乾說不過癮,就打開視頻,「面對面」聊天!』
另一件,是一幅笑臉團簇的大照片。笑臉的主人們,每人雙手舉著一沓沓『大票子』,歡喜之情幾乎溢出畫面。
『這是過年給村民分紅的場景。這些年,集體經濟富裕了,村民們的腰包鼓囊囊。你看,這家是收入最多的一戶,將近10萬元呢!』
『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
『有三大支柱產業:一是農牧民運輸隊。除了跑運輸,村裡還買了挖掘機、裝卸機等設備,附近修路、建房,很多都有我們參與。一年下來,運輸隊收入三四百萬元。二是觀光采摘,全村有80多畝采摘園,種著藍莓、草莓等17種水果,每年攜家帶口來園裡采摘的游客數不過來!』尼瑪多吉如數家珍,『最有名的,就是「桃花源」旅游收入啦。』
他帶著我們走出展館,望向山下那片桃林。
『這裡將近300畝天然林子,百十年來,桃花年年開、年年敗,可以前從沒想過靠它「吃飯」——那會兒,村裡破舊髒亂,連腳不沾泥的路都沒有,哪裡來的游客呢!』尼瑪多吉感慨,『這些年,村裡基礎設施越來越齊全,大家也知道保護環境了,「桃花源」漸漸成了金招牌。』
辦起『桃花節』,扮靚『桃花村』。在嘎拉村『桃花節經濟發展柱狀圖』上,我們看到,2021年,僅『桃花收入』就達460萬元!
不遠處的工地上,尼瑪多吉叫住了正在忙的年輕姑娘西洛,讓她講講生活變化。
『以前呀,我們吃的是糌粑、土豆、白菜,現在想吃啥吃啥,特別方便。以前,去最近的菜市場要坐車兩個小時,現在半個小時就到了。以前,我們都住矮小的泥土房,現在我家兩層小樓,200多平方米呢。』33歲的她一口氣列舉了3個『以前現在』。
『收入呢?』
『也高了!我家29畝地,租出去一部分,光每年分紅就能拿到6萬多塊錢。』
『以後還會更高哦!』尼瑪多吉指著桃林規劃起來,『我們准備在山上建觀景臺、修玻璃棧道。這樣,游客人在山中游,腳下是桃林花海,身邊是瀑布飛流,得多美呀……』
看著他們因希望而閃光的眼神,聽著不時響起的快樂笑聲,我們不由想起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考察時的肯定:『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一個縮影,這裡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的地方。』
是啊,此刻雖不是桃花盛放的時節,我們卻看到了更具生機與魅力的『桃源新景』。離開村子,腦際久久縈繞著展館牆上的那句話——
『幸得識卿桃花面,從此阡陌多暖春』……
(本報記者 晉浩天 王斯敏 尕瑪多吉)
- 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揭曉!朱一龍、奚美娟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2022/11/14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