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鐵路事業發展穩步前行
2022-10-11 08:35:5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訾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十年前,我怎麼也想不到回趟家只需要4個多小時!』家鄉在黑龍江哈爾濱的王女士自2008年上大學起就長期居住在北京,據她回憶,每當假期來臨,她都要提前去火車站排隊買票,再坐13個小時的臥鋪纔能回到哈爾濱。『現在只需在手機上買張票,早上出發還能趕上吃爸媽做的午飯,高鐵真的是太便捷了!』

  王女士道出了眾多旅客的心聲。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從大漠戈壁到東海之濱,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高鐵已覆蓋全國94.9%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以高鐵為代表的現代化軌道交通建設的重大成果,不僅為廣大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了安全舒適便捷的交通方式,更深刻影響和帶動了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經濟版圖的積極變化,促進了國家現代化進程。

  打造中國高鐵亮麗名片

  9月27日,連接楚漢、中原、巴蜀三大文化區的鄭渝高鐵迎來全線開通運營『百天』紀念日。這一百天裡,重慶出發、到達客流呈現『雙向持續高峰』特點,客流量均超過200萬人次,鄂西神農架景區更是迎來數十萬人次『高鐵游客』。

  自高鐵投入運營以來,日均發送旅客由2008年的35萬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645.9萬人次,年均增長30.3%,『坐著高鐵看中國』成為廣大旅客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實寫照。鐵路通,百業興。高鐵建設帶動沿線崛起一條條新型城鎮帶、產業聚集帶、經濟繁榮帶,一條條延伸的鋼鐵大動脈化身發展引擎。

  世界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四縱四橫』高鐵網中最長『一橫』滬昆高鐵、世界首條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高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大家庭』持續擴容,年均投產3300公裡以上。其中,老少邊及脫貧地區建成高鐵2.4萬公裡、佔同期全國高鐵投產裡程的79.4%。

  截至2021年底,我國高鐵營業裡程突破4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總裡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時速300公裡至350公裡的高鐵運營裡程1.57萬公裡,佔比39%;時速200公裡至250公裡的高鐵運營裡程2.44萬公裡,佔比61%。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高鐵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的國家,樹起了世界高鐵商業化運營標杆,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

  十年來,鐵路建設用工規模大、產業鏈條長、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明顯等優勢持續發揮,不斷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便利沿線百姓出行等潛能有序釋放。

  創新驅動持續領跑世界

  回溯過往,雖然我國高鐵發展比發達國家晚40多年,但經過幾代鐵路人接續奮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並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化。回望中國高鐵發展進程,中國標准動車組的研制成功,是一座重要裡程碑。

  2012年,中國標准動車組研發工作啟動。鐵路部門強化創新主體和領軍作用,產學研用相結合,圍繞轉向架、牽引傳動、制動、網絡控制、輪軸及整車設計等開展全面攻關,實現了關鍵技術和部件重要突破,完成了總體技術條件制定及方案設計評審。

  2017年6月26日,兩列復興號動車組率先從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宣告我國鐵路技術裝備水平進入一個嶄新時代。同年9月21日,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中國為世界高速鐵路商業運營樹立了新標杆。

  從『追趕』到『領跑』,中國高鐵實現了完美超越。據悉,復興號采用的254項重要標准中,中國標准佔到84%,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如今,復興號家族正在不斷壯大,已形成系列化產品,能夠適應高原、高寒、濕熱、風沙等多種運行環境需求。與此同時,北斗導航、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也在高鐵得到成功應用。

  目前,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重點工程之一的CR450科技創新工程全面展開。2022年4月21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領先新型復興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創造了明線相對交會時速870公裡世界紀錄。中國鐵路將集中力量破解CR450科技創新工程涉及的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繼續鞏固擴大我國高鐵領跑優勢。

  搭建互聯互通連心橋

  霍爾果斯是新疆最大的陸路與鐵路綜合性口岸。2017年6月,中國—哈薩克斯坦亞歐跨境貨運班列啟動後,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發展迅速,由2017年的31列增長到2021年的2710列,年均增長206%,增幅位居主要口岸首位。

  阿拉山口國境站運營管理科助理工程師張斌說,新疆鐵路雙口岸通行班列固定線路達57條,通達亞歐19個國家和地區,運輸貨物品類包含了服裝百貨、電子產品、機械配件等200餘種。

  與此同時,同為內陸城市的河南鄭州也搭上了中歐班列的『快車』。據悉,中歐班列(鄭州)相繼開行至漢堡、慕尼黑、莫斯科等地的十幾條線路,每周平均往來25個班次。依托中歐班列,信陽毛尖、南陽香菇、商丘棉花等河南特產遠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鄭州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白俄羅斯牛奶、法國紅酒等進口商品。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6萬列,運輸貨物516萬標箱,輻射國內102座城市,通達歐洲24個國家195個城市。2016年至2021年,中歐班列年運輸貨值由80億美元提昇至749億美元,增長了9倍,在中歐貿易總額中的佔比從1.5%提高到8%。

  近兩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空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為了運送抗疫物資,國鐵集團采取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等措施,確保應運盡運,推動中歐班列挑起陸路運輸大梁。

  (本報記者訾謙)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中國這十年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