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④】
光明日報記者胡曉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薛斌
你知道嗎?在長江以南諸省區市中,每年能外調糧食的,只有江西一地。
江西,不僅是國家輸出大額商品糧的8個省份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的兩個省份之一。
贛鄱之地素有『江南糧倉』的美譽。那麼,『江南糧倉』又是怎樣築成的?且隨記者一探究竟。
沃野上,收割機『轟轟轟』來回奔忙,翻耕機『隆隆隆』穿梭,插秧機『突突突』栽下行行青綠……『雙搶』時節,江西南昌進賢縣民和鎮常湖村的田野上,到處是忙碌的農人。
江愛民趿拉著一雙拖鞋,右手夾根燃了半截的香煙,一臉陶然。『今年早稻收成不錯,打下了將近44萬斤鮮谷,扣掉成本純賺16萬元。』他喜形於色告訴記者。
『44萬斤鮮谷?種了多少田?』
『470畝。我可是種糧大戶!』江愛民的話裡透著自豪。『多虧了田裡的這些大家伙,還有技術員的幫襯,你猜我家早稻今年畝產多少?930斤!比去年多了好幾十斤呢。』
江愛民把高產和增收的原因,歸結於全程機械化和農技指導。
『為提高種糧積極性,這些年,我們不斷加大糧食生產補貼力度,確保種糧能增收,確保每寸土地不撂荒。』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江西省泰和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小兵告訴記者。今年,該縣早稻種植面積56.5萬畝,平均畝產834.3斤,比2021年提高7.4斤。
『江西糧食總產量已連續9年超430億斤,而1949年全省總產只有77.5億斤,增長了近5倍。平均每年外調糧食100多億斤。』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江枝英告訴記者。
觀察江西歷年糧食外調量走勢圖,可以看到,新時代十年來,江西糧食外調量是一條不斷上揚的曲線——2012年580萬噸,2017年645萬噸,2019年700萬噸,2021年755萬噸。
江枝英告訴記者,江西能常年保持『江南糧倉』的地位,與歷屆班子重視糧食生產分不開。江西始終堅持『夯實糧食生產基礎,發揮糧食生產優勢,鞏固糧食主產區地位』的方針,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因為有了責任,就有了壓力,有了動力。
嚴守耕地紅線——江西各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在綠化造林、綠色通道建設、生態景觀建設、自然保護、鄉村建設等工作中,嚴格執行嚴禁違規佔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違規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和超標准建設綠色通道等『八個嚴禁』,並建立了常態化土地執法監管機制,對耕地保護監管不力、工作失職瀆職的乾部嚴肅追究責任。
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江西率先在全國從省級層面統籌整合財政資金、發行高標准農田建設專項債券,按畝均3000元建設標准,大力支持高標准農田建設,同時,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全過程監管,嚴格落實項目設計『三進三出』制度,構建『定期調度、對接督導、掛點督查』三項常態化監督機制,並建立『縣級自驗自評、市級全面驗收、省級抽查』三級驗收考評體系,保障高標准農田建設質量。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2622.7萬畝,為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提昇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江西對農戶購買的高速插秧機、有序拋秧機,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的基礎上,按中央財政補貼額的30%給予省級累加補貼;將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按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農機新產品補貼范圍,並將補貼額提高到35%。2021年年底,江西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2.81%。同時,大力發展農機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70個,建成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315個,單季育秧能力達145萬畝。
江西糧食生產能常年保持穩產高產,也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紮根田野、保障大國糧倉安全的擔當分不開。
『種子好,糧食產量纔能提高。新中國成立後,兩次育種方面的「綠色革命」成為江西力保糧食安全的關鍵和基礎。20世紀50年代,水稻矮化育種解決了糧食作物高稈易倒伏、不耐肥、產量低等問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三系法雜交稻育種,則為水稻單產水平實現「質」的飛躍奠定了基礎。』在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試驗基地裡,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顏龍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在他看來,好的水稻種子應具有高產、優質、多抗、廣適、綠色的特點。
2012年11月,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成立。在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裡,有著野生稻種類齊全的野生稻種質資源圃,超過1000份野生稻的優異種質在這裡『安家』。這些,全是顏龍安團隊在數十年間收集而來。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先後選育出『中優752、新優752、博優752、金優458、榮優225、榮豐優868、野香優航1573』等水稻優良品種,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為提高稻谷品質、發展高質高效農業、助農增收和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江西是農業大省,也是農產品資源大省。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江西以全國2.3%的耕地,生產了佔全國3.25%的糧食。但我們不能有絲毫松懈,要站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強化技術集中攻關,努力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切實為「中國碗盛滿中國糧」作出江西貢獻。』江西省委書記易煉紅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05日01版)
- 港星遇襲被砍三刀急送醫 砍完發現砍錯了2022/09/03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