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13】?!沒想到天氣預報能『賺錢』
2022-10-04 10:25:2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毅

  一個小漁村火了,因為一場奇觀!

  夜色朦朧,波光粼粼的海面點點藍光在閃爍;踏在柔軟的沙灘上,腳下藍色波紋就暈開了,蕩漾連綿,猶如踏入銀河星海……

  這如夢如幻的場景不是想象,也絕非科幻電影畫面,而是記者日前在福建平潭東美村看到的一幕。

  原來,海洋浮游生物海螢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構造,受到海浪拍打等刺激時會發出淺藍色的光,只有成千上萬的海螢相遇時,大海纔會閃現藍色熒光。

  福建省科技特派員陳世斌說:『每年都有慕名而來的游客,不少人一待就是個把月,但能不能等到,還得靠運氣。』

  從『傻等』到『坐等』,改變,發生在2020年。那一年,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發布了藍色熒光概率預報——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建立氣象條件預報模型,為游客帶來精准指南。這一舉措,讓游客量比以往增加了近千人。

  『從沒想過還能靠天氣預報賺錢致富!』當地北港文創村村支書陳柏松感慨道,2021年全村旅游收入超3300萬元,人均收入增長了1.2萬元,鎮上民宿更是『一房難求』。

  一樁樁事實證明:氣象科技,正成為助攻旅游經濟的『新動能』。

  瞧,這個夏天,被預報的景觀不僅有藍色熒光,還有彩虹和雲海。

  從前,閆新兵怕下雨,現在他不怕了,而且還很期待。

  閆新兵在新疆伊犁昭蘇縣昭蘇鎮吐格勒勤村經營著一家民宿,據他介紹,昭蘇的夏天雷陣雨頻繁,多變的天氣很影響旅游出行。『在我們這兒,踮起腳尖就能扯下一塊雲,抖抖就是一陣雨。』

  獨特的氣象條件,也成就了這裡獨特的自然奇觀——雙彩虹。

  『每年5月到8月,昭蘇縣出現彩虹景象多達160餘次,而且還經常會出現雙彩虹、三道彩虹的奇觀。』昭蘇縣氣象局局長王媛告訴記者,經常有攝影團隊專門為拍彩虹來到昭蘇。

  這給了王媛很大啟發:把彩虹預報出來開發利用。

  她和同事們的身影遍布全縣25處氣象觀測點,每一次彩虹出現的短暫時刻,都在爭分奪秒實地觀測。終於,用一次次的追逐,填補了當地彩虹數據庫的空白。

  『2018年建立了全國首個彩虹基因庫,詳細記錄了此前一年彩虹出現和被捕捉時的氣象數據。2019年7月5日,發布了國內第一條彩虹預報,成功預報了當天彩虹出現的地點和時間。』王媛自豪地說,現在彩虹預報可以提前10小時,准確率高達85%。

  漸漸地,彩虹變成了昭蘇的『金名片』。在縣城,隨處可見以彩虹命名的大道、架橋等,這些現在都成了網紅打卡地。據統計,自2019年彩虹預報發布後,帶動了至少60萬以上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旅游增收3000萬元以上。

  『彩虹預報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入住率!』閆新兵告訴記者,來觀賞彩虹的游客太多了,到了雷雨季,他們村的15家民宿更是天天爆滿。

  『預』見綠水青山,還愁遇不見金山銀山?

  『我們就是看天氣預報和雲海預報「賺錢」的。』在雲和梯田開辦攝影主題民宿的業主季雲金說,『雨後初晴,雲海出現,就會有大批攝影發燒友來拍雲海、追雲海。』

  地處浙江麗水雲和縣崇頭鎮的雲和梯田,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個地質景觀帶,千米落差更是成就了『雲海奇觀』。然而受限於天氣,過去人們在梯田景區苦等多日也難得一見這奇觀。

  如今,當地氣象部門推出的雲海指數預報,讓觀雲海不再碰運氣,而是依托真實可信的氣象大數據『坐等』。

  『獨特的氣候是老天的饋贈,用好氣候資源是我們的使命。』雲和縣氣象局劉海英局長介紹,『我們在此布設了3個雲海視頻觀測設備、4個區域自動氣象站,形成雲海視頻觀測網和氣象要素監測網,並定期公布雲海天氣觀測報告,開展天氣預報預警和雲海、攝影等指數預報服務。』

  一年游客100萬,旅游收入3個億,還帶動了兩萬多山區群眾致富……靠著『雲海奇觀』,崇頭鎮用一條條天氣預報串起了鄉村振興的鏈條,把昔日破舊的牛欄、灰寮一步步打造成了如今的網紅小鎮、熱門打卡地。

  從『陰晴冷暖』到『彩虹雲海』,天氣預報的服務范圍在我們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縱深延展。『可遇而不可求』的景象,如今『隨心所欲』觀賞。

  景不走空、人不空走,光景可不就越來越好嘛!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4日01版)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