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吉林,氣溫在逐漸昇高,黑土地上,一片片糧食作物長勢良好。
據吉林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截至6月,全省玉米保苗率達到95.5%,比近5年平均水平高2.2個百分點,中西部總體高於東部地區,白城市最高,達97.4%,松原、四平、吉林地區在95%以上;水稻陸續進入分?期,大豆已全部出苗。總體看,全省當前糧食作物苗情長勢良好,為實現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資料圖
2022年4月份起,吉林省陸續啟動玉米等大田作物春耕播種,在5月13日前玉米播種基本結束;5月中旬掀起大豆播種高潮,5月25日前基本結束;水稻育秧4月19日前基本結束,5月底前除東部冷涼地區外基本完成水稻插秧,把地種在了適播期內。
圍繞吉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總體目標,經省政府同意,向各市縣政府分解下達糧食播種面積8800萬畝、大豆播種面積464.5萬畝目標任務,分別超過國家下達任務218萬畝和5.4萬畝,壓實地方政府責任。據農情調度和各地反饋情況看,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繼續保持增長,玉米、大豆播種面積增加明顯。

資料圖
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氣象局於3月22日制定印發《科學應對氣象災害影響奮力抗災奪豐收預案》,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提出應對措施。在中西部易旱區組織實施坐水種95萬畝、播前灌5.6萬畝、播後灌258.4萬畝,為一次播種拿全苗提供了有效保障。組織專家制定印發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方案,指導各地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加密布設草地貪夜蛾監測點,新增太陽能智能昆蟲性誘設備100個,專用性誘捕器5.4萬個。
制定《關於奪取全年農業豐收的若乾意見》,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圍繞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對吉林省糧食生產、畜牧業等方面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共出臺11個部分38條相關政策措施。

資料圖
同時,聚焦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糧食作物和花生等油料作物,創建糧油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33個,集成示范推廣良種、良法、良機相融合的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繼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三新』配套昇級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示范推廣240萬畝以上,推廣微生物菌劑(大豆根瘤菌劑)300萬畝以上,引導農民科學施肥促進節本增效。在全省水稻主產區示范推廣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水稻重大害蟲性信息素誘控、水稻病蟲害飛防作業等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技術,在『兩河一湖』流域開展農藥減量控害精准施藥技術示范。

資料圖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省農業農村廳將強化指導服務,派出9個指導組分赴全省各地區,實行『乾部+專家』指導服務模式,形成常態化包保指導服務工作機制,強化跟蹤指導服務,幫助基層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督導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實。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加大病蟲害監測防控力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集成推廣增產增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