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糧倉,保安全!
2022吉林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啟動實施『千億斤糧』生產工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600萬畝以上,擴大大豆和油料種植面積。
8600萬畝!也是吉林省啟動實施『千億斤糧』工程的『先天條件』。
面對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吉林省『聞令而動』,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
據《吉林日報》4月25日報道,省農業農村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堅持疫情防控和備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部署要求,會同省直相關部門,就農資下擺、水稻育秧、科技培訓、農民返鄉等重點開展工作,讓糧食播種有序進行。

在關鍵的備春耕階段,『備春耕專項工作組』火線成立,迅速整合相關部門力量,協同推進備春耕工作。成立9個備春耕生產綜合服務指導組,及時下沈9市州備春耕一線,督導各地落實重點任務。成立5個工作專班,集中辦公,每日調度農情,分析研判形勢,著力解決備春耕難點問題。

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把農資納入重要民生物資保障范圍,開闢綠色通道。截至今年4月,先後為480家重點農資企業開具疫情期間保供證明,促進農資購銷運輸、下擺入戶。成立由農業農村、交通、供銷部門組成的化肥運輸保障專班,打通重點農資運輸通道,解決營口港滯港化肥回運問題。舉辦各類培訓班6000餘期,培訓各類人員196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55萬份,指導農民檢修維護農機具168萬臺套,農機檢修工作基本完成。
4月初,《關於滯留長吉兩市農民返鄉春耕工作方案》出臺,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落實『五化』閉環工作法,加快推進農民返鄉。目前長春市尚有少部分農民正在轉送,全省農民返鄉轉送工作已接近尾聲,有力地緩解了春耕生產勞動力緊張問題。

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同時,吉林省還將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抓好3個萬畝級核心示范基地和30個輻射示范基地建設。
新建高標准農田550萬畝,示范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
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000萬畝以上。力爭3年解決『地趴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