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 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任仲平文章:白雲過山峰明珠煥新彩——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
(一)漫步金紫荊廣場,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迎著日出、冉冉昇起;登上太平山頂眺望,繁忙的都市和靜謐的大海點點流光、處處溢彩。香港,這片海風吹拂的熱土,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
傳承百年的大坑舞火龍,飽含對平安健康的祈願;慶回歸帆船賽盛大揭幕,寄寓奮楫揚帆的祝福;少年警訊讀書分享會,以琅琅書聲涵養家國情懷;基本法法律論壇、紫荊文化國際論壇,以真知灼見共謀美好明天……一場場慶祝活動,回顧香港回歸以來的非凡歷程,共話持續穩定繁榮的香江故事,凝聚開啟良政善治的磅礡合力。
時光流轉,明艷的紫荊愈加繁盛。旺角的霓虹繽紛閃爍,中環的招牌密集林立,跑馬場的賽道激動人心,伶仃洋的大橋互聯互通……經過歲月洗禮,活力之都風采浪漫依然。
塵霾洗淨,動人的詩篇再寫華章。香港國安法制定實施,選舉制度修改完善,愛國愛港力量空前團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堅實,『一國兩制』事業開拓前行……穿越風雲變幻,南海明珠光華更勝往昔。
廿五載香江奔湧,共前行紫荊花艷。香港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香港從此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撫今追昔、展望未來,習近平主席話語鏗鏘:『25年來,盡管經歷了許多風雨挑戰,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中央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從沒有動搖,更不會改變。』
1997年-2022年,四分之一個世紀,時間見證前行:香港經濟持續蓬勃發展,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不斷鞏固,香港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和自由,各項民生事業大幅改善……白雲過山峰,明珠煥新彩。走過25年不平凡的歷程,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正在新時代續寫獅子山下發展新故事、繁榮新傳奇。
(二)2012年12月,廣東深圳,蓮花山公園。習近平總書記瞻仰佇立在山頂的鄧小平同志銅像並敬獻花籃後,有香港記者問:『習總書記,有沒有話要對香港同胞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答清晰有力:『香港一定會繁榮昌盛的!』
風起南海之濱,潮湧香江兩岸。2022年6月22日,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畔的西九文化區,狀似金色方鼎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5年前,正是在習近平主席親自關懷、親自見證下,故宮博物院與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簽署了《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
不只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香港兒童醫院、中環灣仔繞道工程……一個個功能先進、恢弘大氣的工程項目,寫下香港繁榮發展的注腳。這一切,凝聚著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離不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這是舉旗定向的指路引航。明確『「一國兩制」是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宣示『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准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強調『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指出『實行「一國兩制」,有利於維護國家根本利益,有利於維護香港根本利益,有利於維護廣大香港同胞根本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出發,對『一國兩制』實踐和香港工作作出了許多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化了對『一國兩制』實踐的規律性認識,推動『一國兩制』事業邁上新臺階。
這是高瞻遠矚的發展謀劃。從『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到『一帶一路』建設;從粵港澳大灣區由藍圖變為現實,到港珠澳大橋順利開通;從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香港正式接入國家高鐵大網絡,到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陸續建立並持續完善;從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謀劃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給香港長遠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激發香港聚焦『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開啟新一輪發展進程。
這是溫暖人心的親切關懷。猶記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蒞臨香港,49個小時、20場活動,足跡遍及港島、九龍、新界;猶記在發表新年賀詞等多個場合,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香港、祝福香港,牽掛著香港同胞。『祖國不斷繁榮富強,必將為香港、澳門發展打開更加美好的前景』『香港繁榮穩定是香港同胞的心願,也是祖國人民的期盼』『中央政府已經並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抗擊疫情』『祖國一直牽掛著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眼前的困難一定能夠戰勝』……諄諄囑托、殷殷期待,體現了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對香港發展的堅定支持,詮釋著『香港發展一直牽動著我的心』的深厚情懷。
立法會議事廳,國徽高懸;中小學校園裡,國旗飄揚……香港郵政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發行的四枚紀念郵票上,分別印有『穩』『定』『繁』『榮』字樣。香江兩岸,氣象一新。習近平主席以深邃寬廣的眼光洞察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以一系列具有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意義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舉措,夯實香港發展新基礎,引領『一國兩制』新實踐。一個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開放、包容和諧、繁榮穩定、胸懷祖國、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將更好呈現在世人面前。
(三)廣東深圳仙湖植物園內,香港回歸紀念林郁郁蔥蔥。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幾千名深圳和香港青年在這裡,按照中國版圖的輪廓種下1997棵土沈香樹以志紀念。25年過去,小樹苗長成大樹,已是亭亭如蓋。『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恰似樹苗在風雨中經受洗禮,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香江之畔,潮起潮落,前行腳步更加堅定:回歸以來,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從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21年的2.86萬億港元,港股市值從3.2萬億港元增長到2021年內最高的58.6萬億港元,外匯儲備從928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5月的4650億美元,香港在全球法治指數中的排名從六十多位上昇到第十九位,人均預期壽命連續多年穩居全球榜首。
獅子山下,生生不息,發展優勢更加彰顯:自1997年以來,香港連續25年獲評『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21年度報告》評估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及『監管』上繼續位居首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最新發布的《202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排名從去年的全球第七位上昇至第五位。
25年風雨兼程,書寫『香港故事』,創造『香港傳奇』,這顆璀璨的南海明珠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有外國觀察家感慨:『25年來,盡管香港面臨各種挑戰,但始終展現強大韌性,多次化危為機,變得更加強大。』
『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在實踐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一個時期,受各種內外復雜因素影響,『反中亂港』活動猖獗,香港局勢一度出現嚴峻局面。持續發生的激進暴力犯罪行為,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嚴重損害法治,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吳良好回憶:『當時許多人痛心地問:香港怎麼了?香港怎麼辦?許多人流淚,那是憤慨的淚,是悲傷的淚。』
『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關鍵時刻、緊要關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制度機制的重大決策,推動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支持特別行政區完善公職人員宣誓制度。
一法安香江,香港國安法成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守護神』。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安纔能民安,國安纔能港安。中央以雷霆之勢出臺香港國安法,香港維護國家安全『不設防』的歷史得以終結。今日之香港,告別動蕩不安的局面,社會逐步安定,市民期盼已久的安寧生活得以恢復,愛國愛港旗幟高高飄揚。正如有香港市民所說,『國安法就像陽光驅散了黑暗』,這一『定海神針』讓香港迎來朗朗晴空。
選規護遠航,新選舉制度成為開啟良政善治的『裡程碑』。習近平主席強調,『愛國者治港』是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事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原則。新選舉制度落地後,選舉委員會選舉、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相繼順利舉行。跳出政治操弄泥淖,回歸選賢與能、為民做事初心,今日之香港,『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落實,一支愛國愛港、擔當作為、精誠團結、為民服務的愛國者治港隊伍初步形成。
高瞻遠矚、運籌帷幄,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為推進依法治港、促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打下了堅實基礎。事實證明,有偉大祖國的堅強支橕,有全體香港同胞的攜手努力,香港就沒有抵御不了的風浪,就沒有過不去的溝坎。
『尋夢者啟程起跑線,在這獅子山下衝線,願這香港同心一起創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推出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主題歌曲《前》,唱出了香港市民歷經風雨見彩虹、攜手同心向前進的共同心聲。走過二十五載,香港撥雲見日,再次揚帆起航。
(四)習近平主席強調:『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正處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砥礪奮進廿五載,攜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發展有著堅實基礎。
被網友譽為『護國歌校長』的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不久前在香港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咖啡往上流》的文章,講述年輕人經營一間咖啡小店,『雖然忙得天昏地暗,心裡卻是陽光滿溢』。『咖啡往上流』,也是『青年朝前走』,更是『一起向未來』。站上歷史新起點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發,充滿『往上』『朝前』『向未來』的能量。
25年來,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在『一國兩制』下,資本自由流動、人纔資源豐富、法治環境良好,依托祖國、面向世界、聯通內地與全球的獨特地位愈加突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全球企業經營環境排名第一、人纔競爭力位列亞洲第一……一項項『高居榜首』的數據,折射出『中國香港』四個字的含金量。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認為,『一國兩制』政策使香港具有特殊地位,香港作為世界領先城市,體現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和軟實力。
砥礪前行,繁榮穩定的基礎更加堅實。隨著社會恢復穩定、經濟持續復蘇,香港重新走上發展正軌,所具有的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和人纔眾多、文化多元、基礎設施先進、營商環境優良等特色優勢將得到更充分發揮。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從跌出前五到重返前三,實現『U形』反轉;香港國安法實施至今,香港新股集資額超過6500億港元,較實施前同一時期增加超三成;超過9000家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設立公司,許多企業繼續擴大在港業務……今天的香港,分外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正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
重新出發,同創未來的合力更加凝聚。『和氣致祥,乖氣致異。』經過風雨波折,廣大香港市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香港雖有不錯的家底,但再也經不起折騰與內耗。珍惜香港這個家,是所有真正關心香港、愛護香港的人的共同心聲、共同期盼和共同責任。難忘2021年國慶,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當《我和我的祖國》的樂聲響起,數百名市民放聲高歌,手中揮動的五星紅旗與巨幅國旗交相輝映,融匯成歡騰的紅色海洋。今天,香港社會正氣上揚、市民愛國真情流露,人心思穩、人心思定、人心思治,『求穩定、謀發展』是主流民意,『同為香港開新篇』成為強烈共識。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近日,電視劇《獅子山下的故事》熱播。一座城、兩代人、四個家庭,在時代的浪潮裡風雨同舟,在跌宕的歲月中攜手並肩,『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回望歷史,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奮力打拼,不同語言、不同信仰、不同習俗的人們相聚獅子山下,『理想一起去追』,這纔有了『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的香江傳奇。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香港同胞所擁有的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拼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所在。』
中國人是了不起的,香港同胞是了不起的。有25年打下的堅實基礎,有香港同胞的團結奮斗,我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五)習近平主席強調:『對香港、澳門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臺,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砥礪奮進廿五載,攜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發展打開更大空間。
25年來,香港依托祖國、面向世界、益以新創,不斷塑造自己的現代化風貌。南海之濱,新的畫卷正在鋪展開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以來,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兩大世界級跨海工程加速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正在加快形成,『1小時生活圈』便利著三地居民的往來交流。今天,世界夜景衛星圖上,從廣州、深圳延伸至香港、澳門,璀璨的燈光連成一片,交相輝映。聯通四海、擁抱五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為香港騰飛積蓄新的勢能。
祖國的繁榮昌盛,正是香港乘勢而上、聚勢而強的機遇所在。支持香港提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翻開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香港的清晰定位和科學規劃躍然紙上。今天的祖國高度開放、日新月異,足以憑國家之大、活力之盛,為香港增優勢、拓空間、破難題提供強大動力。
祖國的繁榮昌盛,也是香港抵御風浪、戰勝挑戰的底氣所在。2022年3月2日上午,深圳平湖南國家物流樞紐,滿載防疫物資的『中央援港同心抗疫』鐵路班列開出,駛向香港。一樣的關愛,一樣的支持,宛如60年前開啟的那段深情往事:從1962年起,除大年初一之外,內地每天向港澳開出三趟供應鮮活冷凍商品的特快列車,被港澳同胞稱為『生命線』。從『三趟快車』到援港抗疫,從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到港珠澳大橋,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一如既往的殷切關懷,飽含著內地人民對香港同胞的深情厚誼。重整行裝再出發,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是香港劈波斬浪、勇毅前行的最大支橕。
『只有把個人發展跟國家命脈緊密相連,纔能為自己找到最好的方向』『找准「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的交匯點,將創造無限機遇』『香港未來的發展必定和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來自香港各界的聲音,充滿對未來的信心與期盼。香港社會珍惜機遇、抓住機遇,就一定能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好發展,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篇章。
(六)月壤入港、仰望星空話天宮、大國建造主題展、內地奧運健兒訪港……在2021年『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中,面對面聆聽航天、建築、體育界『天團』講述感人故事,無數香港同胞內心湧動起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激蕩起開創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新境界的振奮與豪邁。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職責。1982年1月,鄧小平同志創造性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科學構想,開闢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新途徑。直至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如此發問:世界上還有哪個執政黨會允許在一國之內實行兩種社會制度?正如英國學者馬丁·雅克的評價,『一國兩制』的理念無疑是創新、適切而且合時宜的。
二十五載櫛風沐雨,二十五載春華秋實。『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偉大實踐,結出了累累碩果。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4條基本方略之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列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所具有的13個方面顯著優勢之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從13個方面總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從治國理政的『嶄新課題』和『重大課題』,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顯著優勢』,中國共產黨不斷豐富發展『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
形勢在變化,時代在前進,『一國兩制』也在不斷發展。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沒有『堅持』,『一國兩制』就會失去正確方向;沒有『完善』,『一國兩制』就會失去生機活力。應對新變化,化解新挑戰,這個過程是彰顯『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和制度韌性的過程,也是『一國兩制』不斷成熟、不斷完善的過程。今天,香港穿越陰霾、走出困境的事實恰恰說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並在實踐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走過泥濘,方知大道珍貴;經歷風雨,更覺陽光美好。習近平主席強調:『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准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中國共產黨是『一國兩制』事業的創立者、領導者、踐行者、維護者,沒有任何人比中國共產黨、比中國政府更懂得『一國兩制』的寶貴價值,更執著堅守『一國兩制』初心。面向未來,只要對『一國兩制』堅信而篤行,『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就會充分顯現出來。
歷史若鏡,歲月淘沙。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國」是根,根深纔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纔能枝榮。』從世界發展大勢來審視,從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來凝望,從香港回歸以來生動實踐來印證,『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繪就了香江兩岸『無邊光景一時新』的繁榮景象,開創著東方之珠『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美好明天。
(七)2021年10月,『光影記憶百年風華——《國家相冊》大型圖片典藏展』在香港中央圖書館開幕:香港海員罷工勝利後,歡慶的人群擠滿街頭;東江縱隊的戰士,在新界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回歸之夜,香港警察更換帶有紫荊花圖案的新警徽;港珠澳大橋逐浪臥波,延伸天海之間……一幕幕場景提醒人們:香港始終與祖國一體同心、血脈相連,共同書寫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詩。
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香港島的割讓,是中華民族刻骨銘心的屈辱。1949年10月1日,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昇起,身處殖民統治下的香港同胞也在維多利亞港口昇起了五星紅旗。『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一首《我的中國心》,唱出了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緊密相連。『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一首《萬裡長城永不倒》,吶喊穿越歷史煙雲,激蕩民族復興之路。
習近平主席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港澳同胞大有可為,也必將帶來香港、澳門發展新的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時代的召喚,是民族的使命。身處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應該為此感到驕傲,都應該為此作出貢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在新的偉大征程上,香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一定能開闢發展嶄新天地、共襄偉大復興盛舉。
千山一脈,萬水同源,香港的歷史,已經匯入祖國發展進步的大江大河。現在,全體中華兒女正以豪邁的自信、激昂的壯志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香港新起點與國家新征程相交匯,必將迸發巨大能量。當我們國家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的時候,那時的香港必將成為全世界都心馳神往的新的東方之珠。這是香港同胞的美好期待,也是祖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面向未來,讓我們堅定這樣的歷史自信——傳承中華文明,致力民族復興,我們有無比廣闊的舞臺,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面向未來,讓我們葆有這樣的歷史自覺——增強國家意識,涵養家國情懷,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面向未來,讓我們保持這樣的歷史主動——讀懂歷史的大邏輯、融入國家的大敘事,順時而為,乘勢而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斗。
(八)2022年7月1日,香港警隊將全面轉用解放軍隊列。參與隊列培訓的香港警察動情地說:『每一步都更有歸屬感。』一個個歷史時刻都在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步伐勢不可擋,香港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繁榮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1997年-2022年,彈指一揮間。25年前,穿越歲月滄桑的游子,在億萬中華兒女飽含熱淚的注視中,回到暌違已久的祖國懷抱。今天,香江故事翻開新的篇章,全世界見證東方之珠『攜手再上新征程』的璀璨光輝。
2017年7月1日,香港會展中心。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重要時刻,習近平主席深情矚望:『有偉大祖國作為堅強後盾,有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回歸20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夯實的發展基礎,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團結奮斗,「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一定能夠再譜新篇章,香港一定能夠再創新輝煌!』
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示:『我們要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落實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向未來。今天的香港,走過千山萬水,不懼山高水遠;今天的中國,踏上新的征程,復興不可逆轉。新時代東風浩蕩,中國夢前景光明。香港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中國的未來必將壯麗輝煌!
我們『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
- 泰星Win確診感染新冠 之後的工作將全部推遲2022/06/28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