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網絡主播行為規范》對31種行為說『不』 專家:視頻直播野蠻生長時代結束
2022-06-23 10:18: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本報記者謝若琳

  6月22日下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規范》共十八條,明確了網絡主播在提供網絡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出現的31種行為。

  《規范》提出,網絡主播應當自覺加強學習,掌握從事主播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對於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並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對此,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專業主播「持證上崗」對直播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B站(嗶哩嗶哩)為例,一季度該平臺月均活躍UP主(主播)數量高達380萬,知識區也是其最受用戶歡迎的前五大內容品類之一。如何在落實《規范》的同時,保證較高專業水平內容的供給充足,將是一大考驗。』

  受上述消息影響,6月22日午後,嗶哩嗶哩-SW、快手等網絡直播概念股股價走低,截至收盤板塊各股均不同程度下跌。

  野蠻生長時代終結

  自2016年以來,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經歷高速發展期,目前已經逐步成熟,視頻團隊呈現集中化、專業化趨勢。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MCN機構數量突破3萬家,預計到2023年將突破4.7萬家。

  在此背景下,《規范》對視頻平臺、MCN機構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

  《規范》要求,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和經紀機構要嚴格履行法定職責義務,落實主體責任。根據本行為規范,加強對網絡主播的教育培訓、日常管理和規范引導。建立健全網絡主播入駐、培訓、日常管理、業務評分檔案和『紅黃牌』管理等內部制度規范。對向上向善、模范遵守行為規范的網絡主播進行正向激勵;對出現違規行為的網絡主播,要強化警示和約束。

  那麼,如果網絡主播出現違規行為將會受到何種處理?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人事司負責人表示,對問題性質嚴重、多次出現問題且屢教不改的網絡主播,應當封禁賬號,將相關網絡主播納入『黑名單』或『警示名單』,不允許以更換賬號或更換平臺等形式再度開播。對構成犯罪的網絡主播,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法失德藝人不得提供公開進行文藝表演、發聲出鏡機會,防止轉移陣地復出。有關行業協會對違法違規、失德失范、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網絡主播要定期公布。

  『中國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至今,主要商業模式從游戲直播、秀場直播到帶貨直播,走了一些彎路,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行業成熟後確實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偷稅漏稅、畸形審美導向、虛假宣傳等情況。在此背景下,《規范》的出臺為行業提供了准則和標准,有利於行業進一步發展。』艾媒諮詢CEO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也預示著,視頻直播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將是高質量發展、健康發展的階段。

  已有UP主准備考證

  《規范》出臺,『網絡主播』的定位得以明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人事司負責人表示,《規范》中的『網絡主播』是指通過互聯網提供網絡表演、視聽節目服務的主播人員,包括在網絡平臺直播、與用戶進行實時交流互動、以上傳音視頻節目形式發聲出鏡等人員。此外,結合當前新技術發展,《規范》還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成的虛擬主播列入了參照執行的范圍。

  此外,《規范》中首次明確了對於需要較高專業水平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並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一位B站知識區排名前50的財經UP主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已經在准備報考證券從業資格證和基金從業資格證』。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此前已經上線了專業資格認證,涉及職業涵蓋醫生、律師等。比如在快手擁有129.5萬粉絲的『生殖科路醫生』,官方認證信息為鄭州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

  據悉,在快手平臺,教育科研人員需要在實名認證的基礎上提供院士證/教師資格證和工牌/職稱證明等;醫生認證需要在實名認證的基礎上,提供醫師執業證、在職相關證明、一個月以內的衛健委官網截圖、《快手健康個人認證協議》、醫院官網任職公示截圖等;律師需要在實名認證的基礎上,提供律師執業資格證、在職證明、司法局官網截圖等。

  『主流視頻在內容把控層面分為兩部分:專業職業主播和自發性的職業主播。對於專業的職業主播,比如律師、醫生,平臺會設立專門的拍攝、剪輯職業團隊,比如在定點醫院對醫生進行認證,並提供後期制作和指導服務,在合規性上把控的較為嚴格。』某頭部平臺內容創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